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披毛菌科英文解釋翻譯、披毛菌科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Gallionellaceae

分詞翻譯:

披的英語翻譯:

wrap around

毛菌的英語翻譯:

【醫】 trichobacteria

科的英語翻譯:

a branch of academic study; family; pass a sentence; section
【化】 family
【醫】 department; family; family systematic
【經】 accountant's department; division head; section

專業解析

披毛菌科(學名:Mucoraceae)是真菌界接合菌門毛黴目下的一個科,其名稱在漢英詞典中對應為"Mucoraceae" 或"hairy/filamentous fungi family"。該科真菌廣泛存在于土壤、腐殖質及有機質中,部分種類可引緻食品腐敗或人類機會性感染(如毛黴病)。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術語釋義

  1. 中文名解析

    “披毛菌科”中“披毛”形容該類真菌菌絲體呈絮狀或毛狀的宏觀形态特征,“菌科”表明其分類學地位為真菌的科級分類單元。

  2. 英文對應詞

    • Mucoraceae:拉丁學名,國際通用分類名稱。
    • Common Names:Hairy fungi family, Filamentous mold family(非學術場景偶用)。

二、分類學特征

  1. 形态特征

    菌絲無隔多核,孢子囊梗直立,頂端形成球形孢子囊,成熟後釋放孢囊孢子。代表屬包括毛黴屬(Mucor)、根黴屬(Rhizopus)等。

  2. 生态與緻病性

    多為腐生菌,參與有機物分解;少數為條件緻病菌,如Rhizopus oryzae可緻侵襲性毛黴病,常見于免疫缺陷患者。


三、權威參考資料

  1. 《中國真菌志》(科學出版社)

    詳細記載中國披毛菌科物種分類及形态描述(第16卷:毛黴目)。

    來源: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2. NCBI Taxonomy Database

    披毛菌科系統分類信息(ID: 4790),涵蓋基因組數據及演化關系。

    鍊接:https://www.ncbi.nlm.nih.gov/Taxonomy/Browser/wwwtax.cgi?id=4790

  3. Mycobank Database

    國際真菌命名數據庫,提供模式種及分類曆史修訂記錄。

    鍊接:https://www.mycobank.org/page/Name%20details%20page/47403


四、應用與影響


參考文獻

中國科學院中國孢子植物志編委會. 《中國真菌志 第十六卷 毛黴目》. 科學出版社, 2007.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Mucoraceae. Taxonomy ID: 4790 (2025-07-31).

Mycobank. Mucoraceae. Record No. 47403 (2025-07-31).

網絡擴展解釋

披毛菌科(學名:Gallionellaceae)是細菌分類學中的一個科,主要包含鐵氧化菌和硫氧化菌。以下是綜合解釋:

  1. 基本定義 披毛菌科屬于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的貝塔變形菌綱(Betaproteobacteria)。其典型特征是菌體呈柄狀或絲狀結構,部分種類能通過氧化亞鐵或還原态硫化合物獲取能量。

  2. 典型屬種 該科包含兩個重要屬:

    • 嘉利翁氏菌屬(Gallionella):通過氧化Fe²⁺形成Fe(OH)₃沉澱,常見于含鐵地下水中,細胞通過分泌黏性物質形成螺旋狀柄。
    • 披毛菌屬(Chlamydothrix):部分菌株具有鞘膜結構,參與硫循環過程。
  3. 生态意義 這類細菌在鐵、硫元素的地球化學循環中起重要作用,常見于酸性礦山廢水、溫泉等極端環境。其代謝産生的鐵氧化物可能影響地下水管道堵塞或礦石沉積。

  4. 應用領域 在生物冶金和污水處理領域有潛在應用價值,例如通過生物氧化作用回收金屬或去除廢水中的鐵、硫污染物。

注:由于微生物分類學不斷更新,建議參考《伯傑氏細菌系統分類手冊》或國際原核生物命名委員會(ICSP)的最新分類系統獲取權威信息。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