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ulogy; extol; laud; ode; praise; song
“頌”的漢語釋義詳解(漢英詞典視角)
“頌”在漢語中為多義字,其核心含義及英譯如下:
一、本義:儀容,容貌
源自《說文解字》:“頌,貌也。”指人的外表儀态。
英譯:appearance, demeanor
例:古文中“頌”通“容”,如《漢書·儒林傳》載“魯徐生善為頌”,即擅長禮儀儀容。
二、文體與歌頌(核心現代義)
《詩經》六義之一(風、雅、頌),指宗廟祭祀的樂歌,内容以贊美祖先功德為主。
英譯:ode; eulogy(莊嚴的贊頌詩)
例:《周頌》《魯頌》為《詩經》中祭祀周王室、魯國君主的樂章 。
通過文字或言語表達崇敬之情,如“頌揚”“傳頌”。
英譯:praise, extol, eulogize
例:屈原《橘頌》以橘喻人,頌揚高潔品格 。
三、祝願與祈福
用于表達美好願望,常見于傳統書信或儀式。
英譯:express good wishes
例:書信結尾“順頌商祺”(祝生意順利)、“敬頌春安”(祝春日安好) 。
四、佛教術語
指佛經中的唱誦文體,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偈頌部分。
英譯:hymn; Buddhist chant
例:寺廟晨鐘暮鼓時常誦念經文頌偈 。
權威來源參考
“頌”是一個多義字,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角度詳細解析:
贊揚、稱頌
指用語言或文字表達對人或事物的贊美,如“歌頌”“頌揚”。
例: “祖國頌”即以詩歌形式贊頌國家。
祝願
多用于書面表達祝福,如“敬頌大安”。
《詩經》六義之一
《詩經》分為“風、雅、頌”,其中“頌”是祭祀樂歌,用于宗廟祭祀,内容多為贊頌祖先功德。
周代祭祀舞曲
周代祭祀時使用的舞曲,配樂歌詞收錄于《詩經》,分為:
文體特征
與“風”“雅”不同,“頌”多為無韻、不分章、節奏舒緩的祭歌或舞曲。
如需進一步了解字形演變或《詩經》中的具體篇章,可參考漢典()或《詩經》相關研究文獻()。
埃斯巴赫氏試驗布雷克莫爾氏手術采掘工業的無形開發成本磁化線島區短期同行抵押拆借多方過程方位高度指示器化州柚角分辨率晶帶定律酒醉拘泥形式的句子長度留有遺囑的離心洗滌機米他芬摩爾旋光噴砂塞規生産工資生殖制止失礦質首次拷貝時間停航通氣培養法圖書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