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mutual most-favored-nation clause
both; double; even; twin; two; twofold
【化】 dyad
【醫】 amb-; ambi-; ambo-; bi-; bis-; di-; diplo-; par
brim; rim; side
【化】 edge
【醫】 brim; fringe; rim
【經】 most favoured nation clause
雙邊最惠國條款 (Bilateral Most-Favored-Nation Clause) 的漢英詞典釋義與詳解
一、術語定義 (Definition)
“雙邊最惠國條款”指兩個主權國家通過條約或協定相互承諾,将給予第三國的貿易、關稅、投資等領域的優惠待遇,自動且無條件地延伸至對方。其英文對應術語為Bilateral Most-Favored-Nation (MFN) Clause,核心在于“互惠性”與“非歧視性”。
二、核心法律特征 (Key Legal Features)
條款僅約束締約雙方,一方授予第三國的優惠需同步給予締約對方,反之亦然。例如,若A國對B國降低某商品關稅,則同條款下A國也需對締約方C國適用該稅率。
優惠待遇的延伸無需重新談判,觸發條件成就時立即生效(如WTO成員間的多邊MFN)。
避免締約方通過差别待遇扭曲貿易競争,确保市場準入條件平等(《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26條)。
三、法律效應與適用範圍 (Legal Effects & Scope)
四、實際應用與權威參考 (Practical Application & References)
該條款是雙邊投資協定(BITs)和自由貿易協定(FTAs)的标準内容。例如:
布萊克法律詞典(Black's Law Dictionary)定義MFN條款為“确保締約國獲得不低于第三國優惠的條約義務”。
國際法學者傑克遜(John H. Jackson)在《世界貿易體制》中指出,雙邊MFN構成多邊貿易體系的“基石規則”。
參考文獻來源 (非鍊接引用)
最惠國條款是國際貿易協定的核心内容之一,其雙邊形式具體解釋如下:
雙邊最惠國條款指兩國在協定中約定,相互給予對方不低于任何第三國的貿易優惠待遇。其核心原則包括:
主要覆蓋以下領域:
類型 | 無條件條款 | 有條件條款 |
---|---|---|
特征 | 自動生效無需補償 | 需提供對等補償 |
示例 | 歐盟-韓國FTA關稅減免 | 早期美墨農産品協定 |
發展中國家間可約定差異化待遇,發達國家對最不發達國家可單方面給予更優條件。
(注:完整條款内容可參考WTO《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第1條,或具體雙邊協定文本)
半數緻死量步數計草叉觸發電池膽紅素芳香胺腐蝕餘度隔離層光滑菌甲狀旁腺的結締組織鞘階躍響應進出口信貸聚芳酰胺巨口空氣凝固法雷索欣梁規鍊狀結合的撚線逆去離子作用挪動潛變試驗區地址申請人詳細說明雙前臂畸形輸卵管閉塞伺服電機替代磁道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