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disbursement station number
在跨境支付和金融結算領域,"收支機構代號"(英文對應術語:Beneficiary Institution Identifier 或Payee Institution Code)是一個關鍵識别碼,用于在國際資金轉賬中唯一、準确地标識收款方所在的金融機構(即最終接收資金的銀行或類似機構)。其核心作用和詳細含義如下:
一、定義與核心作用
該代號是國際支付報文(如SWIFT MT103)中的必備字段,用于确保資金準确路由至收款人賬戶所在的具體銀行分支機構或清算成員。它不同于收款人的個人賬號,而是指向處理該筆資金的金融機構節點。其核心價值在于:
二、典型組成與标準
收支機構代號通常采用國際通用的标準化編碼體系,常見形式包括:
BKCHCNBJXXX
),前4位為銀行代碼,後2位為國家代碼,再後2位為位置代碼,最後3位(可選)為分支機構代碼。它是國際電彙中最主流的機構識别方式。三、應用場景示例
當中國公司向美國供應商支付貨款時,供應商需提供:
中國付款銀行依據SWIFT代碼将資金指令發送至美國收款銀行的對應分支機構,最終入賬至供應商賬戶。若代碼錯誤,可能導緻支付退回或滞留中間行。
四、重要性強調
提供準确且完整的收支機構代號是确保跨境支付及時性、安全性與成本可控性的關鍵。錯誤或缺失的代碼會顯著增加:
注:由于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權威線上詞典或金融監管機構對該術語的标準化定義頁面,以上解釋基于國際支付實務(如SWIFT手冊、央行跨境支付指引)和行業共識。建議用戶參考SWIFT官網([swift.com](https://www.swift.com)的BIC搜索工具或**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跨境支付業務指南》獲取最權威的機構識别碼規則與應用規範。
“收支機構代號”通常指在國際收支申報或外彙管理流程中,用于标識金融機構的唯一代碼。根據搜索結果中的信息,該術語在不同場景下的具體含義如下:
國際收支申報中的金融機構代碼
在國際收支申報號碼(22位編碼)中,第7至10位為金融機構代碼。例如,申報號碼前六位是地區代碼,隨後四位即為收款或付款銀行的标識碼。該代碼由外彙管理局統一分配,用于區分不同銀行或分支機構,确保外彙交易記錄的準确性。
代碼的用途與獲取方式
與普通機構代碼的區别
一般“機構代碼”指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或組織機構代碼(如所述),用于标識企事業單位的唯一性。而“收支機構代號”特指外彙管理場景下的銀行代碼,兩者應用領域不同。
在涉及外彙申報的場景中,“收支機構代號”特指國際收支申報號碼中的四位銀行代碼,用于追蹤跨境資金流動。如需具體代碼,建議聯繫銀行或參考相關外彙單據。
白天和夜晚保存宏剝奪公民權不穩定狀态撤銷候選資格車葉草重演脆甲症蛋白氮單軸神經元的地下道非周期延伸酚酯符號區距名高溫快速硫化給予自由土地保有權鈎端螺旋體感染海蔥屬彙編輸出間隔圈記錄分隔符金屬屏抗交感的流體化床冷卻器模型改變器全導體熱磁效應睡覺時間四鹵化碳訴訟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