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record separator
record; mark; register; account; memorize; report; take notes
【計】 design development record; posting; REC; record
【醫】 protocol; reading; register; registration
【經】 entry; keeping of record; mark; record; record keeping; records
【計】 break; separative sign; separator
在數據處理領域,記錄分隔符(Record Separator) 指用于區分數據集中不同邏輯記錄的特定字符或字符序列。其核心功能是明确标記單個記錄的結束位置,确保數據解析的準确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中英文對照
技術作用
在結構化數據文件(如CSV、日志文件)中,記錄分隔符與字段分隔符(如逗號)協同工作:
示例:CSV文件中通常用換行符
作為隱式記錄分隔符
常見類型
分隔符類型 | 字符表示 | 典型應用場景 |
---|---|---|
換行符 | (LF) |
Unix/Linux系統文本文件 |
回車+換行 | r (CRLF) |
Windows系統文本文件 |
特殊控制字符 | ASCII 30(RS) | 傳統數據庫導出文件 |
JSON/XML格式 | }, { 或閉合标籤 |
結構化數據交換 |
标準規範
r
)作為記錄分隔符(IETF标準文檔)。數據庫導出
在SQL Server批量導出數據時,可通過ROWTERMINATOR
參數指定記錄分隔符(Microsoft Docs)。
BULK INSERT table FROM 'file.csv' WITH (ROWTERMINATOR = '
');
編程語言處理
Python的csv.reader
默認以換行符識别記錄邊界:
import csv
with open('data.csv', newline='') as f:# `newline=''` 顯式處理分隔符
reader = csv.reader(f)
Unicode标準中U+001E的官方說明(Unicode Character 'RECORD SEPARATOR')
IETF RFC 4180: Common Format and MIME Type for Comma-Separated Values (CSV) Files
JSON格式中的記錄分隔邏輯(ECMA-404 JSON Data Interchange Standard)
csv
模塊對記錄分隔符的處理機制(Python Documentation)
(注:因平台限制未添加直接鍊接,來源名稱可公開驗證)
記錄分隔符是用于區分數據記錄的特殊字符或符號,其核心作用在于結構化數據解析。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記錄分隔符屬于控制字符分隔符的一種,主要用于将連續數據流分割成獨立的邏輯單元(即"記錄")。例如在文本文件中,換行符( )常被用作記錄分隔符,區分不同行數據。
ASCII控制字符
在ASCII編碼中,存在特殊控制字符:
常見符號
場景 | 示例 | 作用 |
---|---|---|
文本處理 | CSV文件用換行符分隔記錄 | 實現多行數據獨立解析 |
數據庫存儲 | 日志文件用RS字符分割條目 | 提升批量導入效率 |
編程解析 | JSON數組用逗號分隔對象 | 支持流式數據處理 |
在AI提示工程中,三引號等顯式分隔符可防止指令混淆,這與傳統數據分隔符的底層邏輯形成對比,體現了分隔符應用場景的擴展性。
需要完整技術規範可參考ASCII控制字符表或RFC數據格式标準文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