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糊涂荒谬。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书<武城家乘>后》:“《武城家乘》至云旧言 曾子 葬父於 费县 境内。 宗圣 志在《孝经》,岂忍妥先灵於远地,其言可谓憨谬。”
“憨谬”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清代文献原文。
憨谬(hān miù)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愚蠢、荒谬、愚昧。它主要用来表达某人或某事的愚蠢和可笑之处。
憨谬的部首是心字旁,憨的部首也是心字旁,谬的部首是言字旁。憨共有12笔,谬共有14笔。
憨谬是由“憨厚”和“荒谬”两个词合并而成。在繁体字中,憨谬的写法为「憨謬」。
在古时候,憨谬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憨的古代写法为「顸」,谬的古代写法为「謬」。
1. 他的笑话总是那么憨谬,让人捧腹大笑。
2. 这个决策简直是憨谬到了极点,根本不可理喻。
3. 她的行为举止总是充满了憨谬的气息,令人难以理解。
1. 憨厚:形容人性格单纯、忠厚。
2. 憨态可掬:形容人的表情或行为天真可爱。
3. 荒谬:形容事物荒唐可笑。
1. 愚蠢:形容人或事物愚笨、不聪明。
2. 愚昧:形容人缺乏知识、见识狭窄。
3. 荒唐:形容事物离奇怪异、毫无道理。
1. 聪明:形容人或事物机智、智慧。
2. 理智:形容人冷静、理性思考。
3. 合理:形容事物合乎常理、合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