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枉尺直寻的意思、枉尺直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枉尺直寻的解释

《孟子·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朱熹 集注:“枉,屈也;直,伸也。八尺曰寻,所屈者小,所伸者大也。”后因以“枉尺直寻”比喻小有所损,而大有所获。《后汉书·张衡传》:“枉尺直寻,议者讥之,盈欲亏志,孰云非羞?” 宋 王安石 《上孙司谏书》:“枉尺直寻而利,古人尚不肯为,安有此而可为者乎?” 梁启超 《新民说·论自尊》:“牺牲名誉,而以枉尺直寻为手段者,其去豪杰远矣。”亦省作“ 枉尺 ”。 宋 邵雍 《高竹》诗之三:“枉尺既不能,括囊又何谢。” 郭沫若 《满江红》词:“阵堂堂,磊落以光明,难枉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枉尺直寻”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其核心含义是通过小的让步换取更大的利益。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字面释义

二、出处与背景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朱熹注解称:“所屈者小,所伸者大也。” 孟子以此说明,在非原则性问题上适当退让,有助于实现长远目标。

三、引申含义

  1. 策略性妥协:强调以局部牺牲换取整体利益,常用于形容灵活处事的态度。
  2. 辩证思维:体现中国古代哲学中“以退为进”的智慧,如梁启超曾用此词批判盲目牺牲自尊的行为。

四、用法与示例

五、近义与反义

六、现代启示

该成语提醒人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时,需权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但需注意底线,避免无原则妥协。如郭沫若所言:“磊落以光明,难枉尺。”

网络扩展解释二

《枉尺直寻》的意思

《枉尺直寻》是一个成语,意为白白浪费了很多功夫,却没有达到目的。

拆分部首和笔画

《枉尺直寻》的部首是木字旁,共有6个笔画。

来源

《枉尺直寻》这个成语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原文中描述了刘邦的一次东征之行,他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寻访地图的老人,由于地图上没有所要寻找的地方,刘邦只好白白浪费了很多功夫,没有达到目的。从此,这个故事被人们引申为形容白白浪费努力的行为。

繁体

《枉尺直寻》的繁体字为《枉尺直尋》。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即使是《枉尺直寻》这个成语,也有可能会有一些变化。然而,这些变化不会影响到成语的意义。

例句

他为了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跋山涉水,枉尺直寻,但最终却没有找到。

组词

枉然、枉费、直觉、寻觅。

近义词

白白努力、徒劳无功。

反义词

得到所愿、事半功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