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癈疾的意思、癈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癈疾的解释

(1).废疾;残疾。谓肢体、器官或其功能有严重缺陷。《周礼·地官·族师》:“辨其贵贱老幼癈疾可任者。” 贾公彦 疏:“癈疾,谓癈於人事疾病,若今癃不可事者也。” 唐 韩愈 《原道》:“鰥寡孤独癈疾者有养也。”《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时上长子 晋安王 寳义 有癈疾。” 胡三省 注:“痼疾不可復用为癈疾。” 清 唐孙华 《恕堂再次前韵见赠复次韵答之》:“诗家癈疾不可起,借君妙手加攻砭。”

(2).指残疾的人。《元典章·刑部三·不睦》:“ 罗二 左手腕骨断,已成癈疾。”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癈疾”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

  1. 指肢体或器官的严重残疾
    该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族师》,其中提到“辨其贵贱老幼癈疾可任者”,东汉学者贾公彦注解为“癈疾,谓癈於人事疾病,若今癃不可事者也”,即因身体缺陷无法从事劳动的人。唐代韩愈在《原道》中亦提到“鰥寡孤独癈疾者有养也”,强调对这类群体的关怀。

  2. 代指残疾之人
    如《元典章·刑部三·不睦》记载“罗二左手腕骨断,已成癈疾”,此处直接以“癈疾”描述肢体残疾的状态。

补充说明:

以上解释综合自古代文献用例及训诂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癈疾》的意思

《癈疾》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指的是失去能力或功能的疾病或症状。一般用来形容身体机能的减退、功能障碍或失能等情况。

拆分部首和笔画

《癈疾》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分别是“癶”和“病”。其中,“癶”是一个独立的部首,表示发出,而“病”则是一个常见的病字部首。

《癈疾》共有13个笔画,由于其中有较多的相似笔画部分,所以书写时需要注意正确的顺序。

来源及繁体

《癈疾》一词源自《庄子·逍遥游》:“成之毁之,生之毙之;人不知其致,而我与子之癈疾恶乎哉?”这个词是古代汉语中的文言词汇,意思相对较为宽泛。

在繁体字中,《癈疾》的写法保持不变,依然是“癈疾”。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古时候,《癈疾》这个词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在古代汉字中,癈字的写法为“癠”,疾字的写法为“疭”。由于汉字的演变和规范化,现代写作“癈疾”的形式更为常见。

例句

1. 他的腿部受伤后,就一直有癈疾,无法正常行走。

2. 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运动能力的癈疾。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癈疾症、癈疾状态、癈疾患者。

近义词:功能障碍、失能、衰弱。

反义词:健康、强壮、正常。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