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骸骨的意思、骸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骸骨的解释

(1) [human bones] 尸骸之骨

父子暴骸骨于中野,不可胜数。——《史记·淮阴侯列传》

(2) 又指身体。旧称一身为上尽事,故辞官称乞骸骨

详细解释

(1).尸骨。《吕氏春秋·禁塞》:“故暴骸骨无量数,为京丘若山陵。”《太平广记》卷一六○引 唐 无名氏《异闻录·秀师言记》:“死后乞九郎作窣堵坡(梵语浮图)於此,为小师藏骸骨之所。” 清 唐甄 《潜书·任相》:“奈何身死之后,憾及骸骨,曾不得比於狗马,此良臣谋士所为望国门而却步者也!” 殷夫 《孩儿塔上剥蚀的题记》:“现在时代需要我更向前,更健全,于是,我想把这些病弱的骸骨送进‘孩儿塔’去。因为孩儿塔是我故乡义冢地中专给人抛投死儿的所在。”

(2).指身体。《史记·项羽本纪》:“ 范增 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然余以病匄骸骨,儻恩旨垂允,自此归田园,带月荷锄,得遂此生矣。” 陈衍 《元诗纪事·陈元旦》:“﹝《南翁梦録》云﹞ 元旦 上书,不报,乃乞骸骨而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骸骨"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意义均与人体骨骼相关。根据《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可作如下分项解释:

一、本义指人体或动物死亡后遗留的骨骼。《吕氏春秋·禁塞》载"骸骨腐野"即用此义项,特指生命消逝后残留的物理实体。在法医学领域,该词常作为专业术语使用,指代经过自然分解或人工处理后的人体骨质残留物。

二、引申为生命的象征载体,《史记·项羽本纪》中"愿赐骸骨归卒伍"即用此引申义,表达请求退休或卸任的委婉说法。这种用法源于古人"形骸为生命所托"的哲学观,将骸骨视作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考察,《礼记·月令》记载的"掩骼埋胔"制度,佐证了古代社会对骸骨的特殊礼遇。这种处理遗骸的礼制,既包含卫生防疫的现实考量,也承载着"敬始慎终"的伦理观念。

注:文献来源依据权威辞书及古籍注疏: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3. 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正义》

网络扩展解释

“骸骨”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1. 本义指尸骨 指人或动物死亡后遗留的骨骼,常见于历史文献或考古语境。例如《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父子暴骸骨于中野”,《吕氏春秋》提及“暴骸骨无量数”。现代用法中多用于描述出土的古代尸骨或自然暴露的骨骼。

  2. 古代引申为身体代称 古代官员以“乞骸骨”作为辞官隐退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君主允许自己退休以保全身体归乡。如《史记·项羽本纪》中范增言“愿赐骸骨归卒伍”,《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也出现类似用法。

该词在日语中同样指骨骼(如“骸骨を乞う”对应中文“乞骸骨”),并衍生出骷髅形象的文化含义。现代汉语使用中需注意语境,避免与“骨骼”等医学术语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编置禀假不坏身成金雠书踹浑水搐风春熟春月刁棍雕歼东零西散咄骂恶慧粉蝶儿風船甘毳梗林含华憨生昏暮蛱蝶稽道凈袜康盛坎井坎路坎止流行揆德崃山蠡谷绫绮挛格緑螘冒险梦卜灭顶迫戚潜光匿曜切云轻武七迁全诘人瘼三晡石跗四布畋狩头昏目晕推心微说苇绡物腐虫生屋庐勿庸象鞮先赏夏征泄漏天机西方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