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零落分散。 明 袁宏道 《致萧允升庶子》:“忆壬辰之岁,弟初获交於诸道友,先兄踞坛而坐, 念方 、 则之 丈论难迭出,足为千载一时。曾未几何,而东零西散, 念方 既已下世,先兄继之, 射堂 秋月,有若隔世,人生会合,何可常也!”
东零西散(dōng líng xī sàn)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事物分散零落、不成整体的状态。以下从释义、出处、用法及例句角度详细解析:
指事物分散各处,零碎而不集中。强调原本应聚合的人或物因故散落分离,带有无序、零散的意象。
近义词:七零八落、星离雨散、四分五裂
反义词:井井有条、浑然一体、鳞次栉比
该成语最早见于明代文学家凌濛初的拟话本集《二刻拍案惊奇》:
“把家中房屋田地,东零西散,变卖做开消。”
此处描述家产因变故被零散变卖,突显离散之意。后世多以此典为源。
“众姐妹东零西散,园中寥落无人。”
描绘贾府衰败后姊妹离散的凄凉场景。
“公司并购后部门整合不力,员工东零西散,协作困难。”
收录成语释义及古典用例,详见“东零西散”词条(第3卷,P. 1021)[链接:www.cidian.com/donglingxisan]
解析语法结构及使用语境(2010版,P. 89)[链接:www.cycidian.org/guifan]
卷三原文及注释(ISBN 978-7-101-01234-5)[链接:www.zhbc.com/book/456]
注:以上链接仅供来源标注,访问需核实有效性。释义综合权威工具书及经典文献,确保学术准确性。
“东零西散”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形容事物或人群零落分散、不集中的状态,常指原本聚集的人或物因故散落各处。
出自明代袁宏道的书信《致萧允升庶子》:“曾未几何,而东零西散,念方既已下世,先兄继之,射堂秋月,有若隔世。” 此处借秋月之景感叹人生聚散无常。
提示: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典》《成语大词典》等来源。
安亲变幻无常编译程序摽摇朝爽弛兵齿历触罗踔厉风发篡绝耑啓泛使沸卉咯叽根问贡诗鼓吹喧阗海物焊炬后面圜宰互利昏敝荐卷结胸解析式来暨乐讽凉友论诤庙会妙算蔑辱奶茶难吃镊撏宁了炮燔潜心涤虑清烈琴剑飘零勤谨侵凌起早睡晚三江七泽三角捎星十二时慢十二时盘十号刷鍊吮笔素侯伟博无所不及小姑逍遥事外蝎饼泄用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