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稽首。《逸周书·芮良夫》:“予小臣稽道。” 俞樾 曰:“《羣书治要》作稽首。是‘道’与‘首’古字通。”见《古书疑义举例·上下文异字同义例》。
“稽道”一词的含义存在两种不同解释,需结合文献和语境综合判断:
作为古代礼节(通假用法)
根据《逸周书·芮良夫》记载,“予小臣稽道”中的“稽道”实为“稽首”的通假写法。清代学者俞樾指出,“道”与“首”古字相通,因此“稽道”即“稽首”,指古代跪拜叩头的礼节,常见于先秦文献中。
作为成语的引申义(存疑)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审查道路”,比喻对行政机关或管理者进行监督。但此释义缺乏明确古籍例证,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读,需谨慎使用。
建议:
在古籍阅读中,“稽道”通常按“稽首”理解;若涉及现代用法,建议结合具体语境或进一步查证权威文献。
《稽道》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它有多个不同的意思,根据具体的文化和语境,可以解释为“审查和考察道路”,“探讨和研究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意思。
《稽道》这个词的偏旁部首是“禾”和“辶”,它们分别代表着“禾谷”和“辵辶”,总共有12画。
《稽道》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公孙丑下》的篇章中。在这篇文章中,孟子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道德修养和道义准则。
《稽道》的繁体字是「稽道」。
在古代汉字中,「稽道」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主要的写法通常依旧是禾字旁边加上辶字,表示稽查、审访之意。
一、对于犯罪行为,法律部门应该对其进行严肃的稽道,保护社会的安定和公平。
二、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稽道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稽查、稽查员、稽考、稽察、道德、道义、道德规范、道路
审查、考察、研究、探索、观察、调查
放任、漠视、忽略、不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