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有 殷高宗 因梦见 傅说 , 周文王 占卜得 吕尚 的传说,后因以“梦卜”比喻帝王求得良相。 唐 吕颂 《贺陆相公拜相启》:“叶一人梦卜之求,副四海具瞻之望。” 唐 杜牧 《上周相公启》:“古先哲王之德也,有求必至,有开必先。是以 傅 吕 得於梦卜, 申 甫 降於山岳。”《宋史·富弼传》:“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岂若今日人情如此哉?”《花月痕》第四六回:“身居密勿之地,苟怀缄默之风,则宰相亦何常之有?一切凡人皆可为之,又何藉梦卜以求也?”
(2).泛指做梦和占卜。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归田》:“《国史补·自序》谓言报应,叙鬼神,徵梦卜,近帷薄,则去之;纪事实,探物理,辨疑惑,示劝戒,採风俗,助谈笑,则书之。”参阅《史记·殷本纪》,又《齐太公世家》。
“梦卜”一词在传统文化中有两层核心含义,综合文献资料可作如下解析:
基本定义
指古代通过梦境占验吉凶的迷信活动。古人认为梦境是现实的前兆或人神沟通的渠道,西周时期已设立专职“圆梦官”,形成系统的占梦理论。
方法与分类
理论基础
结合阴阳五行、八卦卦象(如乾卦对应天、君父)和天象(日食、星辰)进行解析,强调“类比推理”的灵活性,甚至可将凶兆解释为吉兆。
帝王求贤的典故
源自殷高宗通过梦境寻得贤相傅说、周文王占卜得吕尚的传说,后世以“梦卜”比喻帝王求得良相。如唐代杜牧曾用此典形容贤臣辅国:“傅吕得於梦卜,申甫降於山岳”。
泛指占卜行为
在广义上,也代指一切与梦境解析和占卜相关的活动。
需注意,“梦卜”作为迷信活动,其解释具有主观性和时代局限性。现代视角下,这类理论多被视为文化遗产而非科学预测方式。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占梦案例或历史记载,可参考《梦卜集要指南》等古籍。
《梦卜》是一个古老的汉字词语,它由两个部分组成:梦(mèng)和卜(bǔ)。这个词的意思是通过梦境来预知未来。在古代中国,人们相信梦境可以揭示神秘的信息和预示未来的事情。因此,《梦卜》通常被用来形容通过梦境来预知未来的行为。
《梦卜》的部首是木(mù)和卜。部首木表示与树木有关的事物,而卜则表示与卜筮有关的事物。根据部首,我们可以知道《梦卜》在字义上与梦境和卜筮有关。
梦的笔画数为13,卜的笔画数为2。
《梦卜》最早出现在《字林》这本字典中,并且被广泛使用至今。在繁体字中,《梦卜》的写法与简体字保持一致。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区别。《梦卜》在古时候的写法为「夢卜」。这种写法更加繁复,但仍然能够保持与现代写法的相似性。
1. 他每天晚上做梦卜,希望能得到有关未来的指引。
2. 她开始相信梦境中的奇妙信息,并尝试将梦卜应用于自己的生活。
梦幻、卜算、梦见、梦想
梦预、梦卜预测
现实、现实卜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