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贤邮的意思、避贤邮的详细解释
避贤邮的解释
唐 代驿站名。即 阳城驿 。 唐 元稹 《阳城驿》诗:“我愿避公讳,名为 避贤邮 。” 宋 王禹偁 《不见阳城驿》诗:“不见 阳城驛 ,空吟昔人诗,谁改 避贤邮 ,唱首 元微之 。”亦称“ 避贤驛 ”。 唐 白居易 《和<阳城驿>》:“改为 避贤驛 ,大署於门楣。”
词语分解
- 避的解释 避 ì 躲,设法躲开:避雨。避暑。避世。避讳。回避。避重就轻。避世绝俗。 防止:避免。避孕。避嫌。避雷针。 躲就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避贤邮”是唐代的一个驿站名称,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避贤邮”指唐代驿站阳城驿的别称。该名称源于避讳需求,据记载,元稹在《阳城驿》诗中提到“我愿避公讳,名为避贤邮”,表明驿站更名是为避某位贤者名讳。
二、历史背景
- 名称演变
阳城驿曾先后被称为“避贤邮”和“避贤驿”,白居易在《和<阳城驿>》中记载“改为避贤驿,大署於门楣”,说明两种名称均被使用。
- 避讳对象
具体避讳人物未明确记载,但推测可能与唐代官员或名士相关,体现古代避讳文化中对贤者的尊重。
三、文学记载
宋代王禹偁在《不见阳城驿》中提及:“谁改避贤邮,唱首元微之”,印证了该驿站在文学中的传承。元稹、白居易等诗人均以诗句记录此事,侧面反映唐代驿站文化及文人交往。
四、相关考据
现代学者多依据《全唐诗》等文献考证该驿站位置,普遍认为其位于今陕西省境内,但具体遗址尚存争议。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原文或历史细节,可参考《元氏长庆集》《白氏长庆集》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避贤邮这个词是用来形容某些人故意避开聪明、有才干的人的行为。它是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避、贤、邮。避字的部首是辶,笔画数为12;贤字的部首是贝,笔画数为9;邮字的部首是阝,笔画数为9。避贤邮这个词的字义源自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借用贤人避世的意象,用以指代那些避开有才华和智慧之人的行为。
避贤邮这个词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为避賢郵。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避字可以写作塞,贤字可以写作賢,邮字在古代写法中通常没有变化。
以下是一个使用避贤邮这个词的例句:他故意避贤邮,不与那位聪明的同事合作。
其他与避贤邮相关的词汇包括:避谏、避世、避嫌等。
避贤邮的反义词可以是欣赏、倾重等,因为它们表示相反的行为或态度。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我会很乐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