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赤道的意思、赤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赤道的解释

(1) [the equator]∶环绕地球的最大周径,借指靠近地球赤道的国家

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叶6*6*英诗

(2) [celestial equator]∶天球赤道,地球赤道面和天球相交而形成的大圆

详细解释

(1).古代主浑天说者认为,天体是个浑圆形的球体,赤道即指天球表面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圆周线。现代天文学称为天球赤道。《汉书·天文志》:“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后汉书·律历志下》“黄道去极” 刘昭 注引 汉 张衡 《浑仪》:“赤道横带浑天之腹,去极九十一度十六分之五。”《书·洪范》“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 唐 孔颖达 疏:“正当天之中央、南北二极中等之处谓之赤道,去南北极各九十一度。” 明 何景明 《六月望月食》诗:“未月黄衢厄,妖遮赤道行。”

(2).指地球赤道,即环绕地球表面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圆周线。 清 徐继畬 《地球志略》:“地球从东西直剖之,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横绕地球之中,日驭之所正照也。” 清 黄遵宪 《以莲菊桃作歌》:“地球南北倘倒转,赤道逼人寒暑变。”

(3).犹言知道,谁知道。《金6*6*梅词话》第三五回:“赤道干的什么茧儿,恰似守亲的一般。”《金6*6*梅词话》第六八回:“我的马走得快,你步行,赤道挨磨到多咱晚,惹的爹説。”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赤道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赤道是地球表面与自转轴垂直的假想圆线圈,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地球自转轴并通过地心。作为地理学重要基准线,它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南北两半球,北纬23°26'至南纬23°26'的带状区域被称为"热带"。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赤道是"地球赤道所在的纬线圈,把地球分成南北两个半球"[来源1]。其实际周长约为40,075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在气候学范畴,赤道地区因太阳直射时间长而形成独特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维持在26-28℃之间[来源2]。

天文学范畴的赤道坐标系以该线为基准,将天体位置划分为赤纬和赤经坐标。地球物理学研究表明,赤道地区自转线速度达到每小时1670公里,这种高速运动引发独特的科里奥利效应[来源3]。值得注意的是,地球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存在23°26'的夹角,这是形成四季更替的重要天文条件。

相关研究证实,赤道附近海域存在著名的"赤道逆流"现象,其流向与南北半球主流洋流方向相反,对全球海洋环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来源4]。最新测量数据显示,由于地球并非完美球体,实际赤道位置存在约21公里的椭球偏差。

来源说明: 来源1:《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来源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带划分标准》 来源3: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基础天文学术语》 来源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委员会报告

网络扩展解释

赤道是地球表面的一条假想圆圈,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以下是其核心解释:

1.地理定义

赤道是纬度0°的纬线,距离南北两极相等,周长约40,075公里,是地球最长的纬线。它穿过南美洲、非洲、亚洲的多个国家,如厄瓜多尔、巴西、刚果和印度尼西亚。

2.气候特征

赤道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平均气温约25-28℃,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这种环境孕育了亚马逊雨林、刚果盆地等生物多样性热点。

3.天文意义

4.物理特性

5.文化与象征

部分赤道国家设立纪念碑标志(如厄瓜多尔的“赤道之城”基多),成为旅游景点。赤道也常被用作全球气候带划分的基准线。

若需更专业的测量数据或地理坐标计算,可参考地球科学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谙历宝身八薮本乡本土必争之地残俸常赏常师怵心丹禽大音稀声锻柳碓挺嘴杜絶契風狂風聲風響高商割炬贯綢诡志海容鸿骞徽祚昏烂检漏郊驿挤擦金敦惊心眩目鞫勘开阿两河栗暴理数轮桷满脸春色曼游鸣嗥慕思尼轲剽剥撇古披毛戴角裒览撬棒契苾羽蹊道起油石璺水火兵虫太行山稊米铜斗儿家活頽堕屯候瓦笼城窝的五将吴下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