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關中平原的意思、關中平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關中平原的解釋

又稱“渭河平原”。在陝西中部,秦嶺以北,西起寶雞,東到潼關。原為地塹,經渭河及其支流沖積而成。海拔400米左右。土地肥沃,灌溉發達,是中國重要農業區,有“八百裡秦川”之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關中平原,又稱渭河平原或關中盆地,是位于中國陝西省中部的重要地理單元。其名稱源于曆史地理概念:“關”指古代軍事要塞(如函谷關、大散關等),“中”意為四關之内,故稱“關中”。該平原西起寶雞,東至潼關,南倚秦嶺,北接渭北高原,由渭河及其支流沖積而成,總面積約3.6萬平方公裡,是中國農業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一、地理特征與形成

關中平原屬斷陷盆地,經渭河長期沖積形成平坦沃土。渭河自西向東貫穿全境,形成多級階地與河漫灘,土壤以黃土為主,疏松肥沃,灌溉便利。其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適宜農耕,素有“八百裡秦川”的美譽。

二、曆史地位與文化意義

作為中華文明核心區域之一,關中平原見證了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建都史。西安(古長安)長期為古代政治、經濟中心,絲綢之路起點便位于此。考古發現如半坡遺址、秦始皇陵等印證了其文明延續性,方言、秦腔、社火等非物質文化亦在此傳承。

三、現代經濟與生态價值

今日的關中平原是西北地區糧棉主産區,依托“關中平原城市群”成為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産業基地。同時,秦嶺北麓生态屏障與渭河濕地構成重要生态廊道,對維護區域水土平衡和生物多樣性具有戰略意義。


參考資料

  1. 陝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陝西省志·地理志》.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1.
  2.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自然地理系列叢書:華北平原》. 科學出版社, 2018.
  3. 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曆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關中平原曆史地理研究》. 2020.
  4. 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官網:文化遺産保護專題(https://wlt.shaanxi.gov.cn/
  5.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關中”詞條釋義. 商務印書館, 2016.

網絡擴展解釋

關中平原是中國陝西省中部的重要地理區域,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其含義:

一、地理位置與範圍

關中平原位于秦嶺北麓與渭河北山之間,西起寶雞,東至潼關,東西延伸約350-360公裡,面積約3.4萬至3.6萬平方公裡。其北部接陝北黃土高原,南部為秦巴山脈,平均海拔在323-800米之間,整體地勢西高東低。

二、名稱由來

  1. “關中”的得名
    有兩種主流說法:
    • 因位于函谷關、大散關、武關、蕭關四座關隘之間;
    • 因地處函谷關與隴關之間。
  2. 别稱“八百裡秦川”
    春秋戰國時期為秦國核心區域,東西跨度約360公裡,古人以“八百裡”約稱。

三、地理特征

四、曆史與農業地位

自先秦時期即為重要農業區,《史記》稱其“膏壤沃野千裡”。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素有“糧倉”之稱,至今仍是陝西工農業核心區域。

五、其他别稱

又稱渭河平原或渭河盆地,在地理學文獻中常與關中盆地概念重疊。

别人正在浏覽...

邊畫賓正跛行千裡才語采琢闡揚光大朝膳辰居出丑村壟大都憲大貓态得赢法力發展速度分處風流座浮兢尴尬函匣回磴混說角圭加颡戒轄敬酒不吃吃罰酒糾缦橛守成規克辰克答撲枯骨死草冷月聯翻利名客流會六馬仰秣論劾滿谷滿坑面面觀拈撮鳥事牛眠地配地披磔情物傾躁窮逼軟木繩之以法適材適所水犀手送新讨閲特例踢裡拖落亭亭袅袅王正五刃銷委些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