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rogate to oneself the merits of others; credit the achievements of other oneself] 把天然所成之功归为自己所有。泛指把集体或他人的功劳都记在自己的名下
本谓以自然成功之事为己功。后多指攘夺他人的功劳。《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例》:“ 魏收 作例,全取 蔚宗 ,贪天之功,以为己力。”《宋史·刘安世传》:“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徼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 孙犁 《澹定集·成活的树苗》:“可能是它的根,在路上未受损伤,也可能是它的生命力特别强盛。我们还是不要贪天之功吧,什么事也不要贪天之功。”亦省作“ 贪天功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鸿渐》:“胜则人人贪天功,一败则纷然瓦解。”
“贪天之功”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指将自然或集体取得的成就归功于自己,抹杀他人或客观因素的贡献,含贬义。核心含义是抢占不属于自己的功劳,强调不诚实或自私的行为。
源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晋文公重耳流亡归国后封赏功臣,介子推拒绝受赏,并批评他人“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偷盗财物已是盗贼,何况抢占上天的功劳?)后携母隐居,成语由此流传。
例:项目成功是团队努力的结果,若有人自称全功,便是贪天之功。
成语警示尊重集体力量,避免将客观条件或他人努力据为己有。现代常用于职场、政治等领域,强调谦逊与团队精神。
《贪天之功》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贪婪自私地想要夺取上天的功劳。下面将对这个成语进行拆分、来源、繁体字、古代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词语进行解释。
《贪天之功》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贪(贝)”、“天(大)”和“功(力)”。其中,“贪”为部首贝字旁,有12个笔画;“天”为部首大字旁,有4个笔画;“功”为本字,有5个笔画。
《贪天之功》一词来源于《左传·襄公四年》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齐国大夫田忌与越国的王追赛马,通过巧妙的策略,田忌成功地在比赛中取得了胜利。这则故事告诫人们不要贪心,勉力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
《贪天之功》的繁体字为「貪天之功」。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贪字的变体形式较多,如「貪」、「貪」等。
他总是贪天之功,不顾他人的利益。
贪官污吏、贪婪、贪心等。
拈功(常用于指抢别人的功劳)、心急如焚(形容非常焦急)。
知难而进(形容勇往直前)、分功(指将功劳分给多个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