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行道的意思、立身行道的详细解释
立身行道的解释
修养自身,奉行道义。
词语分解
- 立身的解释 安身,存身 几无立身之地。;;《广东军务记》详细解释.处世、为人。《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且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周
- 行道的解释 〈方〉∶行业详细解释.道路。《诗·大雅·緜》:“柞棫拔矣,行道兑矣。” 俞樾 《群经平议·毛诗四》:“行道连文,行亦道也。”.指路人。 宋 苏轼 《表忠观碑》:“今 钱 氏功德,殆过於 融 ,而未
网络扩展解释
“立身行道”是一个源自儒家经典的成语,其核心含义是通过修养自身品德、践行道义来实现人生价值。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立身:指安身立命、确立人格,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与处世原则的建立。
- 行道:意为奉行符合道义的原则,既包括儒家伦理(如仁、义、礼、智、信),也可指个人坚守的政治主张或思想理念。
2.出处与背景
- 最早见于《孝经·开宗明义章》:“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儒家认为,真正的“孝”不仅是侍奉父母,更需通过自我完善和社会贡献彰显家族荣耀。
- 南朝梁代萧统在《与晋安王纲令》中进一步阐释:“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诚,立身行道,始终如一。”,强调这一理念的实践需持之以恒。
3.深层内涵
- 道德实践:将内在修养外化为行动,如《双珠记》中提到的“教子立身行道”,体现教育目标与道德传承。
- 社会责任:通过个人德行影响社会,如“扬名显亲”不仅为家族争光,更包含对社会的积极贡献。
4.现代意义
- 该成语鼓励人们在当代社会中注重自我提升,同时坚守道义准则,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例如,在职业中恪守诚信,在生活中践行仁爱,均可视为“立身行道”的体现。
引用来源说明
以上解释综合了《孝经》、萧统著作及历代文学作品的注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相关典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立身行道
《立身行道》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在社会中保持正直、遵守道义的行为和态度。下面来详细了解这个词的拆分、来源和其他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立身行道》这个词由三个字组成:立(音lì),身(音shēn),行(音xíng)。其中,立的部首是立,共包含五画;身的部首是身,共包含七画;行的部首是行,共包含八画。
来源
《立身行道》一词来源于《论语·为政篇》中,这是《论语》中的一篇经典章节。其中,孔子教育门徒时提到了“君子以不易道存身”(《论语·为政篇·十四》),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应该始终坚持正道而保持自己的立场。后来,人们将这句话简化为“立身行道”的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遵循道德准则。
繁体
《立身行道》的繁体字为「立身行道」。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写“立”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结构保持一致。古时候的写法通常比现代简化字复杂,但整体意思相同。
例句
1. 作为一个公务员,他一直坚持立身行道,不受************的影响。
2. 社会上越来越需要有更多的人能够谨守立身行道的原则。
组词
立志、立场、行为、道德、遵守等。
近义词
恪守道义、遵循准则、守正不移等。
反义词
背道而驰、违背原则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