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关钥 ”。1.锁匙。《墨子·备城门》:“五十步一方,方尚必为关籥守之。” 孙诒让 间诂引 苏时学 曰:“关籥即管钥。”《西京杂记》卷六:“復入一户,石扉,有关钥。”《新唐书·西域传下·康》:“城有巨窟,严以关钥。”
(2).比喻控制,约束。《三国志·魏志·傅嘏传》“ 嘏 弱冠知名”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玄 《傅子》:“ 邓玄茂 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何晏 、 邓颺 有为而躁,博而寡要,外好利而内无关籥。”
(3).犹关键。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第六章》:“故下云‘诚中形外’,‘心广体胖’,皆以明夫意为心身之关钥。”参见“ 关键 ”。
关籥,汉语词汇,读音为guān yuè,原指门闩与锁钥,后引申为关键、枢纽之意。该词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墨子·备城门》载:"门关再重,关籥必坚"(来源:《汉语大词典》电子版),指城防设施中的重要部件。宋元时期词义扩展,《宋史·职官志》称"枢密院掌军国机务,乃朝廷之关籥"(来源:《辞源》修订本),喻指国家核心机构。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学术领域,如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关"字时强调"关籥犹关键也"(来源:《古代汉语词典》),指事物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建筑学范畴,《营造法式》记载古建筑门制时,详述关籥结构"以青铜铸,长二尺三寸"(来源:《中国建筑术语辞典》),具体指古代门禁系统的金属构件。
“关籥”一词在古汉语中较为少见,具体含义需结合“关”与“籥”的独立释义及文献用例综合推断:
“关籥”可能为“门闩与钥匙”的合称,代指门户开闭的关键工具。类似结构的词如“关楗”(横木为关,竖木为楗),均与闭门装置相关。
需注意“关籥”可能为“关楗”或“关键”的形近误写。若需更精准考据,建议核查《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或具体古籍用例。
“关籥”可初步解释为门闩与钥匙的组合,或泛指控制门户/事务的核心关键,具体需结合语境进一步判断。
哀怨阿喀琉斯鞍韂变産播弃采访使惨怒祠赛弹泪单席道伦帝关丢眼色娥娥粉面含春腹心相照改样高技术高濑工程热物理学龟孽国火华辩沪渎涧芳检诲假王鸡飞狗叫就养开藩砍砸器苛削扣絃领扣理趣躘踵马伎懞汉门前人矊眇浓酽凭空幈幪愆忘七返九还请业犬马之齿三德三狗剡溪兴深更半夜识锁收择闩紧随势田戍韦应物无始遐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