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指弹弦。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琵琶》:“ 曹纲 善运拨,若风雨,而不事扣絃。”
2.安在弓弦上。
“扣絃”是一个较为少见的古汉语词汇,其含义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具体使用场景可分为以下两种解释:
指弹奏弦乐器
唐代段安节在《乐府杂录·琵琶》中提到:“曹纲善运拨,若风雨,而不事扣絃。”
这里的“扣絃”指用手指弹拨琴弦的动作,常用于描述琵琶等乐器的演奏技法,强调以手指直接触弦发声,而非用拨片(如“运拨”)等其他工具。
安放或固定弓弦
第二种解释与古代弓箭相关,指将弦安装到弓上的动作,属于器械操作的范畴。这一用法多见于对传统射艺或武器制作的描述中。
需要注意的是,“扣絃”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其含义需结合具体历史文献或语境理解。若您遇到该词的实际用例,建议进一步查阅相关古籍或专业文献以确认具体指向。
扣絃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扣和絃。
扣的拆分部首是手。它有四个笔画,写法非常简单,可以用一个横画、一个竖画和两个撇画组成。意思是用手指捏住或者按住。
絃的拆分部首是糸(纟)。它有五个笔画,写法相对复杂一些,需要一个横画、两个竖画和两个撇画。絃是指乐器上的琴弦,也可以泛指任何细长的东西。
扣絃的意思指的是弹奏乐器中的琴弦,用手指按住琴弦并拨动以发出声音。
按古时候的汉字写法,扣絃的写法可能会稍有不同,但整体的意思没有变化。
扣絃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扣絃,与简体字写法相同。
以下是一些使用扣絃一词的例句:
1. 他轻轻地扣絃弹奏了一曲古琴。
2. 音乐老师示范了如何正确地扣絃弹奏吉他。
3. 学生们在音乐课上热衷于学习扣絃技巧。
以下是一些与扣絃相关的组词:
感絃:指演奏乐器时能够真切感受到乐器琴弦的振动和共鸣。
絃乐:指以弦乐器为主要演奏工具的音乐类型。
絃索:指拉索或绳子,与絃在形状和用途上有一些相似之处。
以下是一些与扣絃相关的近义词:
拨弦:指用手指或其他工具触碰琴弦以产生声音。
抚弦:指用手指轻轻地滑动或触碰琴弦,以产生连续的和谐音。
扫弦:指用手指或其他工具迅速划过琴弦,产生连续的音符。
以下是一个与扣絃相关的反义词:
弦外之音:指琴弦上没有按住但仍然有声音的现象,也可以用来形容言外之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