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躘踵的意思、躘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躘踵的解释

(1).行动不便貌。《古尊宿语录·舒州法华山举和尚语要·行录》:“老病寻常发,躘踵无较时。” 唐 卢仝 《自咏》之二:“ 卢子 躘踵也,贤愚总莫惊。”一本作“ 龙钟 ”。

(2).踉跄欲跌貌。《西游记》第三回:“这猴王打出城中,忽然绊着一个草紇繨,跌了个躘踵,猛的醒来,乃是南柯一梦。”《九尾龟》第二四回:“望着 邱八 一头撞去,把 邱八 撞了一个躘踵。”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躘踵"是汉语中较为生僻的叠韵联绵词,读作lóng zhǒng,其核心含义为步履蹒跚、行动迟缓不稳的样子。该词多用于形容老人、病弱者的行走姿态,也可引申为事物衰颓的状态。以下从权威辞书角度分层解析:

  1. 词源考据

    最早见于唐代文献,《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载:"躘踵欲倒地,诸人皆皱眉",此处的"躘踵"即指行走摇晃之态。宋代《广韵》收录该词,注音为"力中切,竹用切",属东韵与肿韵的叠韵组合。

  2. 典型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释例:"躘踵,行步迟重貌;踉跄欲跌貌"。现代《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补充说明其可指"老弱疲惫之态",如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中"躘踵独速翁,一仆随一跛"的用法。

  3. 古今用例

    唐代李贺《瑶华乐》云:"八辔冬珑逐天仗",清代王琦注疏:"冬珑,即躘踵"。清代《醒世姻缘传》第五十二回描写:"躘踵着来到明间",均延续其原始语义。

  4. 关联词辨析

    需注意与"龙钟""陇种"等词的混用现象。《辞源》指出:"躘踵"为本字,"龙钟"系假借,而"陇种"为异形词,三者音近义通,但古籍中"躘踵"多保留行走义项。

  5. 现代使用建议

    该词当代多用于文学创作或历史文献解读,日常交流中常被"蹒跚""踉跄"等词替代。在引用古籍时建议保留原词,如《全唐诗》中"病叟躘踵追莫及"的典型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躘踵”的词义解释如下:

拼音:lóng zhǒng
基本含义:

  1. 行动不便的样子:多用于形容老年人或体弱者的行走姿态,如《古尊宿语录》中“老病寻常发,躘踵无较时”。
  2. 踉跄欲跌貌:指脚步不稳、摇摇晃晃的状态,常见于古籍中对身体失衡状态的描述。

补充说明:

建议结合具体古文语境理解其用法,若需更权威释义可查阅《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百般无赖败军变警标显宾客不可终日唱经姹女搐缩鹅群帖儿女私情法兰克王国肥圆風聲哥利拉画栋雕梁货机翦除笺疏椒房兰室街路金辉九畹克服冷土荒堆猎跋猎较鲤鱼风禄班门司蝥弧内屏庖脍贫瘁屏筹皮廌其道亡繇乞儿相庆抃毬衣饶先上岁赡郁韶道世界形势瘦括括收榆殊致司巧岁候陶然榻然填凑宛景矛猥俗为头吻流五火乡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