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遣散;放遣。《后汉书·李固传》:“时 太山 盗贼屯聚歷年,郡兵常千人,追讨不能制。 固 到,悉罢遣归农。”《晋书·江统传》:“画室之功,可且减省;后园杂作,一皆罢遣。”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有布衣 林虎 上书, 真庙 曰:‘此人姓 林 名 虎 ,心尚怪者也。’罢遣之。”
罢遣是汉语中的复合动词,其核心含义为“停止派遣并令其返回”或“解散归去”,多用于古代官方语境。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该词包含两层语义:一指上级终止对下属的任务委派并将其召回,二指官方机构解散人员、使其各自归家。例如《后汉书·窦武传》记载:“灾异蜂起,皆由宦官,宜悉诛废以清朝廷,武乃白太后罢遣黄门令魏彪等”,此处的“罢遣”即指解除宦官职务并遣散出宫。
从构词法分析,“罢”字本义为放遣罪人,引申为停止、解除;“遣”则强调差使、打发。两字组合后强化了“终止原有安排并强制离开”的行政指令色彩。这种用法在历代史书中多与官员任免、军队调度相关,如宋代《续资治通鉴长编》载:“诏罢遣京西、河东等路募兵”,体现朝廷对军事人员的解散命令。
现代汉语中,该词的使用频率显著降低,主要见于历史文献研究或仿古文体创作。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常识》中指出,罢遣属于典型的“使动用法复合词”,其消亡反映了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对单音节使动用法的替代规律。
“罢遣”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源于历史文献,具体解释如下: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案例,可参考《后汉书》《晋书》等原始文献。
臂膊陈发醇茂赐垂存养达观大观帖帝女滴水斗行发潜焚弃符祝负字皋隰光堂古雪好走合落儿和俗化风环杖简勘椒掖赍嗟谨细九白之贡九还积帙觉剑零星马刍漫说满天打油飞駡坐寐息面如凝脂南来北去内操逆劳品郎欠肚儿亲家麡床轻心绻恋扰弊热海韶朗呻鸣士田水皮儿松炉琐末贴怪突飞猛进吞齧屠疈籼稻掀舞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