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官籍的意思、官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官籍的解释

官府的簿籍。《元史·廉希宪传》:“先时, 江陵城 外蓄水扞御, 希宪 命决之,得良田数万亩,以为贫民之业。发 沙市 仓粟之不入官籍者二十万斛,以賑 公6*安 之饥。” 明 张羽 《贾客乐》诗:“浮家泛宅无牵掛,姓名不繫官籍中。”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官籍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官籍”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一、基本含义

  1. 官府的簿籍
    指官方登记、管理的名册或档案,常见于历史文献。例如《元史·廉希宪传》提到“发沙市仓粟之不入官籍者二十万斛”,此处“官籍”指官府记录的粮食仓储信息。

  2. 官职身份
    在特定语境中可引申为官员的职位或身份,但此用法相对少见。


二、使用场景与例句


三、词源与演变

该词由“官”(官府)和“籍”(簿册)组合而成,本义强调官方档案属性。随着语言发展,部分语境中衍生出与官职相关的比喻义,但核心仍指向官方记录功能。

如需更深入的历史用例,可参考《元史》《明史》等文献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官籍是什么意思

官籍(guān jí)是指官员登记在案的记录。官员担任职位时,需要在官方文件上登记,这些文件合称为官籍。官籍记录着官员的个人信息、职位、任命时间等内容。

拆分部首和笔画

官(宀、示)+ 籍(糸/糹、貝/贝、聿)= 官籍

官的拆分部首:宀(mián)

官的笔画:5画

籍的拆分部首:糸/糹(mǐ)

籍的笔画:10画

来源

官籍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当时的社会非常注重官员的身份和地位。官籍的产生是为了管理官员,确保他们的身份和资格得到正式认证。

繁体

官籍的繁体写法为「官籍」,与简体中文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官籍」的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没有太大的变化。

例句

1. 他的官籍显示他是一位高级官员。

2. 这份官籍记录了他的升迁过程。

组词

官员、籍贯、官衔、籍簿、官方

近义词

官方文件、官府档案

反义词

民籍、平民身份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