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apacity]∶器皿的容量
(2) [tolerance]∶气量;度量
器量不够
(1).器皿的容量。《周礼·天官·酒正》:“唯齐酒不贰,皆有器量。” 郑玄 注:“酌器所用注尊中者数量之多少,未闻。” 孔颖达 疏:“未闻,未闻升数。”
(2).器局;才识;度量。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夫其器量弘深,姿度广大,浩浩焉,汪汪焉,奥乎不可测已。”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宪宗 朝,则有 杜邠公 之器量, 郑少保 之清俭……亦各行其志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沿袭》:“ 孟东野 :‘出门如有碍,谁谓天地宽。’ 吴处厚 以渠器量褊窄,言乃尔。”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七章一:“ 杨宪 是 刘基 的好朋友,但是 刘基 认为 杨宪 虽有相才,但器量不够。”
“器量”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器皿容量
原指容器的承载能力,如《周礼·天官·酒正》记载“皆有器量”,郑玄注“酌器所用注尊中者数量之多少”。
人的度量与胸怀
引申为人的气量、包容力,如蔡邕《郭有道碑文》称“器量弘深”,形容心胸宽广、能容不同意见的品质。
该词从物理容量演化为对人的格局与包容力的综合评价,兼具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指向,如古籍多指容器,现代更侧重人的度量。
器量(qì liàng)是一个中文词汇,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气度、度量或胸怀宽广。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口」和「量」,「口」象征著嘴巴或声音,「量」表示度量或衡量。
「器」这个字表示容纳事物的器具,而「量」表示度量或衡量的单位。因此,「器量」这个词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能够容纳和衡量他人的智慧和胸怀。
「器量」这个词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是「器量」,保留了繁体字的特色和美感。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器量」这个词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它的古汉字写法是「器量」。这个字形虽然有所变化,但仍以「器」和「量」两个字作为基础组成。
以下是一些例句来展示「器量」这个词的用法:
1. 他的器量宽广,能够理解和容忍不同的观点。
2. 她有着很高的器量,从不计较小事。
3. 一个人的器量决定了他的人生境界。
「器量」这个词可以与其他词组合形成新词,例如:
1. 温和器量:表示一个人性情温和、容忍度高。
2. 胸怀器量:形容一个人胸襟开阔、心胸宽广。
近义词方面,可以使用「气度」、「度量」或者「胸怀」等词语来替换「器量」,表示相似的意思。
反义词方面,与「器量」相对的词汇可以有「狭隘」、「小心眼」或者「心胸狭窄」等,意味着一个人不开放、不包容。
总结起来,「器量」是一个表示一个人气度、度量或胸怀宽广的中文词汇。它由「口」和「量」两个部首组成,源自古代汉字书写,且在繁体中文中保留了美观的写法。可以通过与其他词的组合形成新词,也可以使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替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