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乖慵的意思、乖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乖慵的解释

疲惫懒散。 唐 白居易 《六年春赠分司东都诸公》诗:“老子苦乖慵,希君数牵率。” 宋 梅尧臣 《日蚀》诗:“老鸦居处已自稳,三足鼎峙何乖慵。”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乖慵”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乖”和“慵”两个字组合而成,主要用于形容一种情态或心境。其详细意思可以从字源和文献用例两方面来理解:

  1. 字义拆解与核心含义:

    • 乖: 本义有“背离”、“不顺”、“反常”之意(如“乖戾”),但在“乖慵”一词中,常取其引申义“乖巧”、“伶俐”(如“这孩子真乖”),或更侧重于形容一种安静、不吵闹、甚至略带疏离感的状态。在形容情态时,它有时也隐含一丝“不合常情”或“异于常态”的意味。
    • 慵: 本义就是“懒散”、“倦怠”、“困乏”(如“慵懒”)。它描绘的是一种身体或精神上的松懈、无力、不想动弹的状态。
    • 结合义: “乖慵”结合了两字的特点,核心含义是指一种安静、倦怠、疏懒的情态或心境。它描述的是一种因倦怠、慵懒而显得异常安静、少动、甚至有些疏离、不合群的状态。这种状态既包含了身体上的懒散无力(慵),也包含了因这种懒散而表现出的异常安静或疏离感(乖)。
  2. 文献用例与情态描绘:

    • 这个词在古代诗词中较为常见,常用于描绘人物(尤其是女性或文人士大夫)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态。
    • 例证: 唐代诗人温庭筠在《春暮宴罢寄宋寿先辈》中有句:“斜掩朱门花外钟,晓莺时节好相逢。窗间桃蕊宿妆在, 雨后牡丹春睡浓。苏小风姿迷下蔡, 马卿才调似临邛。谁怜芳草生三径, 参佐桥西陆士龙。” 其中虽未直接出现“乖慵”,但其描绘的春睡、倦怠意境常被用来理解类似“乖慵”的状态。更直接的例子可在后世诗词中找到,常用来形容女子晨起未梳妆或闲居时的倦怠、安静之态。
    • 情态特点: 它传达的意境往往是:
      • 倦怠困乏: 主体感到疲惫,没有精神,不想活动。
      • 安静少动: 因倦怠而显得异常安静,动作迟缓或干脆不动。
      • 疏离淡漠: 这种安静倦怠可能伴随着一种心不在焉、对周遭事物不太关心的疏离感,显得有点“乖”(不合常情)。
      • 闲适或百无聊赖: 有时也用于描绘一种闲适环境下的懒散,或因无所事事而产生的倦怠无聊感。
  3. 现代理解与用法:

    • 在现代汉语中,“乖慵”不是一个高频常用词,但理解其含义对于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或进行文学创作仍有价值。
    • 它大致等同于“慵懒倦怠”、“懒洋洋”、“无精打采且安静”的状态,但比单纯的“懒”或“困”多了一层因倦怠而显得安静、疏离、甚至带点“乖”(异常安静)的微妙情态。

“乖慵”意指因倦怠、慵懒而呈现出的一种异常安静、少动、甚至略带疏离淡漠的情态或心境。它融合了身体上的困乏无力(慵)与由此产生的安静、不合常情(乖)的状态,常用于古典诗文中描绘人物闲居、倦怠时的形象。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乖慵”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guāi yōng,通常用于形容人懒散、不活泼的状态。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乖慵”由“乖”和“慵”组合而成:

2.使用场景

3.与其他词语的差异

4.延伸理解

该词带有一定文学色彩,常见于古典诗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含义,如梅尧臣《日蚀》中“三足鼎峙何乖慵”,暗含对懒散状态的批评。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词典》或古诗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懊叹板脸班马屏气碧照簸动惨惨幽幽岑寂丑辱吹唇颠挤地物黩冒蹲身返朴归真妃呼豨俸廪恭密构妖广柳车馆僚估客寒厥号军黄熟黄头小儿获全鉴衡简默蕉鹿甲械肌觉惊乱旌显近晩九关虎豹究证绝口不道空门士乐而不荒囹圉猛犸拏人秾华胖子侨鄙期集院邱茔跧蹙善模善样摄疗饰好守尉孙子兵法踏跶颓基沃州吴体絃筦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