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俸廪的意思、俸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俸廪的解释

(1).俸金与禄米。亦泛指俸禄。 宋 欧阳修 《试笔·南唐砚》:“选工之善者,命以九官之服,月有俸廩之给,号砚务官。”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今身为宰相,俸廩非不足,不以富贵宠禄为淫侈足矣,何至于妻子寒饿乎?”《明史·英宗前纪》:“﹝ 正统 四年三月﹞癸酉,增 南京 及在外文武官军俸廩。”

(2).旧指学官的俸禄与廩生的膳食津贴。《清文献通考·国用四》:“是年( 顺治 四年)定各省学官及学生俸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俸廪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俸”与“廪”两个单字构成。《汉语大词典》指出,“俸”指官吏任职期间获得的薪金报酬,如《韩非子·奸劫弑臣》中“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廪”本义为粮仓,《礼记·中庸》载“既廪称事”,后引申为官府按月发放的粮食补助,如《新唐书·食货志》所记“官禄有廪”。二字合称特指古代官员以钱粮形式发放的俸禄,常见于宋元文献,例如《宋史·职官志》载“俸廪既优,名器亦重”,表明该词多用于描述官员待遇体系中的实物与货币组合形式。

从词义演变角度分析,“俸廪”在明清时期逐渐被“俸银”“禄米”等细分词汇替代,但仍在《清史稿》等文献中作为历史术语出现。该词反映了古代职官制度中“秩石制”向“俸银制”过渡期的经济特征,具有重要的制度文化研究价值。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将其列为考察唐宋职官待遇的核心词汇之一。

网络扩展解释

“俸廪”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官员的俸禄
    指官员的薪金与禄米,泛指古代官吏的薪酬。其中“俸”指钱币形式的薪金,“廪”原指粮仓,此处代指以粮食形式发放的津贴。例如宋代欧阳修记载南唐设置“砚务官”时提到“月有俸廩之给”,即按月发放俸禄。

  2. 学官与廪生的津贴
    特指明清时期学官的薪俸及廪生(官府资助的生员)的膳食补贴。如《明史》提到“俸廩”与教育体系相关,可能涉及对读书人的经济支持。

二、延伸与用法

三、总结

“俸廪”既涵盖官员的常规收入,也涉及教育系统的特定津贴,是研究古代经济与职官制度的重要词汇。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朝代差异或文献例证,可参考《明史》《新五代史》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拨云睹日钗分谗逐趁打夥痴肉团絺章饰句春度电信局幡旆愤迅符袋赅通咯娄挂怀官居古成华编火德兼物桀壁结厚踖踖集拢机要狙犷巨识渴葬空门面狼角狼亢流水作业盲汤命门米外史模画木叶山南唐浅话起籁清凉山青佩却曲然灰如临深渊色标垧牧渗杂事数水衡税甲题请吞舟漏网味精无机可乘鲜脆享事闲径骁勇善战羲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