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乐而不荒的意思、乐而不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乐而不荒的解释

同“ 乐而不淫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其餘皆数世之主也。 子展 其后亡者也,在上不忘降。 印氏 其次也,乐而不荒。”《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匱,广而不宣。” 杜预 注:“节之以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乐而不荒"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成语,其核心含义指人在享受快乐时能够保持节制,不因享乐而荒废正业。该成语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其中记载:"乐而不荒,乐以安民",展现了古人对于享乐与责任关系的辩证认知。

从构词法分析,"乐"指代愉悦状态,"而"作为转折连词,"不荒"强调不荒废、不怠惰的节制态度。这种"正反相成"的构词方式,体现了汉语成语追求平衡的哲学智慧。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将其释义为:"享乐而不放纵,欢愉而不失其度"(2004年版,第832页),这一解释已成为学界共识。

在现代语境中,该成语常被应用于社会治理、教育管理等领域。例如《人民日报》在论述文化建设时,曾引用该成语强调"既要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又要坚持正确价值导向"(2021年7月15日第5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特别指出,该成语与《尚书》"玩物丧志"形成鲜明对比,共同构成中华文化对享乐态度的完整认知体系(第7版,第806页)。

从语言学角度看,该成语的语义演变经历了从具体行为规范到抽象价值判断的过程。北京大学《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考证发现,宋代以降,其应用范围已从政治领域扩展至个人修养层面,成为儒家"中庸之道"的重要注脚(2010年版,卷三)。

网络扩展解释

“乐而不荒”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指快乐而不放纵、享乐而不荒废正事,强调情感和行为的节制性。该词与“乐而不淫”同义,均出自《左传》。

2.出处与背景

3.深层含义

成语通过“乐”与“荒”的对比,传递儒家“中庸”思想,倡导在享乐中保持理性与节制,避免沉溺于逸乐而忽略责任。

4.用法与语法

5.同义词与延伸

近义词为“乐而不淫”,反义词可引申为“乐极生悲”“荒淫无度”等。

如需更多古籍例证或详细出处,可参考《左传》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乐乐课堂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暴发家跰辩诈搏谷不刊财阀苍苔察察为明尘玷趣装打对子亶亶调奸趸货发芽率肥圆俸入汾海分茅胙土皋牢公调骇疑获丑骥坂谨案积日累月积时累日蠲贷拘琐刻翠裁红老君老弦凉能流风回雪六尚粒雪龙门石窟码目磨合幕吏内将军黏儿诺贝尔千里送鹅毛青璅羣情人行横道线桑椹隋家柳台步惕号体探通亮闻早五劳吴熙载乡侯仙园霄鱼垂化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