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女子青春美貌。语本《诗·召南·何彼穠矣》:“何彼穠矣,唐棣之华。” 郑玄 笺:“何乎彼戎戎者,乃栘之华。兴者,喻王姬颜色之美盛。” 唐 元稹 《七女封公主》:“虽穠华可尚,出閤未期,而汤沐先施,分封有据。” 宋 王禹偁 《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敕撰》:“惟夫人素禀肃雍,早从釐降,虽穠华已谢,而蕙问长存。”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公主……幼而聪惠,长而韶敏。穠华秀整,令德芬馨。” 明 无名氏 《四贤记·孝养》:“明月随孤影,穠华负此生。” 清 纳兰性德 《鹧鸪天》词:“惊节序,叹沉浮,穠华如梦水东流。”
(2).代指公主。 唐 苏颋 《裴君士太子少詹事制》:“地称垂棘之寳,门降穠华之贵。”
(3).繁盛艳丽的花朵。 前蜀 韦庄 《叹落华》诗:“飘红堕白堪惆悵,少别穠华又隔年。” 明 刘基 《感兴》诗之一:“转添细草当门径,不惜穠华香路尘。” 清 金农 《绯桃花下喜雨》诗:“一枝半叶三沐浴,从此穠华分外生。”
“秾华”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综合解析:
女子青春美貌
源自《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唐棣之华。”郑玄注解为以繁盛的花朵比喻王姬(周王女儿)容貌的明艳动人。后世如唐代元稹、宋代王禹偁等文人沿用此意,形容女性姿容娇美,如“穠华可尚”“蕙问长存”等表述。
代指公主
因《诗经》原句暗喻王姬,唐代起“秾华”成为公主的雅称。例如苏颋《授裴君士太子少詹事制》中“门降秾华之贵”,即以“秾华”指代公主身份。这一用法多见于古代官方文书或文学赞颂。
繁盛艳丽的花朵
本义指茂密华美的花丛,如《诗经》中的“唐棣之华”。前蜀韦庄《叹落华》诗“少别穠华又隔年”,则以花喻时光流逝,扩展了其意境。
该词从自然景物引申至女性之美,再因《诗经》的贵族背景衍生出对公主的尊称,体现了汉语词汇在文化语境中的多层演变。
秾华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它独特的意义和用法。以下是关于秾华的拆分、来源、繁体、古时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近和相反义词的介绍。
秾华的部首是禾,笔画数为15。
秾华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淮南子·天文训》这部古代文献中。秾华在这里用于形容春天草木的蓬勃生长和光彩夺目的景象。
秾华的繁体字为穠華。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秾华有着稍微不同的字形。秾的古字形为隹+禾,而华的古字形为⺾+艹。
1. 春天来临,大地尽现秾华,处处充满生机。
2. 暮年的他依旧容光焕发,秾华不减。
秾华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成新的词汇,例如秾美(形容美丽的春天)和秾秀(形容春天中美丽、优秀的事物)。
与秾华义近的词汇有草木满华、万木葱茏,它们都意味着大自然的繁华和荣耀。
与秾华义相反的词汇有草木凋零、万物枯萎,它们表示自然界在寒冷的季节中失去了生机和繁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