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唐书的意思、唐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唐书的解释

(1).指《尚书》中的《尧典》《三国志·吴志·陆抗传》:“ 抗 上疏曰:‘臣闻开国承家,小人勿用;靖譖庸回,《唐书》攸戒。’”

(2).指《旧唐书》《新唐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唐书》是中国古代正史文献的统称,包含两部独立编纂的唐代断代史著作,分别为《旧唐书》和《新唐书》。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角度展开分析:

  1. 基本定义

    《唐书》通常指代记载唐朝历史的两部官修史书。《旧唐书》原名《唐书》,由五代后晋刘昫领衔编修,成书于945年,共200卷,以保存原始史料见长;《新唐书》由北宋欧阳修、宋祁等人重修于1060年,补充了晚唐文献,体例更为严谨。两者均列入“二十四史”,是研究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依据。

  2. 编纂背景差异

    《旧唐书》成书于政权更迭频繁的五代时期,编纂时间仓促,大量引用唐代实录、国史原稿,语言质朴但偶见重复;《新唐书》则因北宋学者认为前书“言浅意陋”,侧重精简文字、增设《兵志》《选举志》等新门类,确立后世正史编纂范式。

  3. 内容结构特征

    两书均采用纪传体,包含本纪、志、表、列传四部分。《旧唐书》本纪占比30%,详载帝王言行;《新唐书》新增《宰相表》《方镇表》,强化制度史脉络。词汇使用上,《旧唐书》保留唐代口语化表述,《新唐书》则偏重古文修辞。

  4. 权威性佐证

    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考订,《旧唐书》因直接采用唐代原始档案,在记载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史实时更具可信度;《新唐书》则因校勘严谨,被明清科举列为标准史书范本。现代学者建议两书互参,以全面还原唐代社会面貌。

网络扩展解释

“唐书”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1. 指代两部唐代正史

    • 《旧唐书》:由五代后晋刘昫、张昭远等人编纂,成书于945年,共200卷,记载唐朝自高祖至哀帝共290年历史。其特点为直接引用唐代原始文献,保留大量诏令、奏议等史料。
    • 《新唐书》:北宋欧阳修、宋祁等重修于1060年,共225卷。相较于《旧唐书》,其内容更精简,新增《兵志》《选举志》等志书,但删减部分原始文献。
  2. 古籍中的特殊指代

    • 极少数文献(如《三国志·吴志》)中,“唐书”可能指《尚书·尧典》,但此用法罕见,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两版《唐书》对比 | 项目 | 《旧唐书》 | 《新唐书》 | |------------|--------------------------|--------------------------| | 编纂时间 | 五代后晋(945年)| 北宋(1060年) | | 特点 | 史料原始丰富,但结构松散 | 体例严谨,新增分类 | | 后世评价 | 史料价值高 | 文学性更强,部分内容简略 |

建议:研究唐代历史时,宜两书参照使用。《旧唐书》适合原始文献考证,《新唐书》便于系统了解制度演变。

别人正在浏览...

百县背债兵要不愧不作沉沉饬治春魂辞説打盘脚等情据此斗拱非直椁柩含怒恨人鸿品黄台瓜幻巧建交解辩介慎极已居所磕睡虫逵舍窥议雷阵雨灵衣龙言凤语搂处沦佚攞袖揎拳鹿玉满目凄凉蒙昧无知牛心炙劈棱简披星带月墙外汉倩倩缱绻司气褊气不忿啓惎全局在胸祛瘀让章水精宫笋席停废同仇敌忾统配微薄未来学微濛文虻卧不安席幄茵无功乡仙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