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急湍的意思、急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急湍的解释

[swift current;rapids;torrent] 急流

详细解释

(1).犹急流。《艺文类聚》卷九六引 晋 挚虞 《观鱼赋》:“鱼未惊而失行,忽浪达於急湍。” 唐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诗:“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由山弯中曲折一里许,悬崖急湍,湿翠欲滴。”

(2).指水势湍急。 闻捷 《海燕》:“四月的海水是清冷的,海峡中的潮流又很急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急湍是汉语中形容水流状态的专业术语,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一、水流湍急的状态

指水流因河道陡峭或狭窄而呈现的急速、汹涌之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释义为“水流湍急”㊟。这种状态常见于峡谷、瀑布上游等地理环境,水流因重力加速度与地形挤压形成高速冲势,如郦道元《水经注》所载“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二、湍急的水流本身

该词亦可代指急速流动的水体。《汉语大词典》释义为“急而回旋的水流”㊟,强调其动态回旋特征。例如朱熹《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活水”,即暗含急湍带来的流动性㊟。


词源与结构解析

“急”表迅疾,“湍”从“水”部,《说文解字》释“湍,疾濑也”,二者组合强化水流速度意象㊟。其地理成因多与以下要素相关:

  1. 坡度陡降:山地河流落差>5%时易形成急湍㊟;
  2. 河床收缩:岩石挤压河道导致流速骤增㊟;
  3. 水文特征:单位时间内流量>100立方米/秒且流速>3米/秒可定义为急湍㊟。

文学与地理应用

古典文学常借急湍喻示不可阻挡之势(如李白“飞湍瀑流争喧豗”㊟),现代地理学则将其作为河流侵蚀力的重要指标。需注意其与“湍流”(流体力学概念)的术语区分——前者侧重自然现象描述,后者属物理学范畴㊟。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 中华书局点校本.

㊟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 朱熹. 《观书有感》. 收录于《全宋诗》.

㊟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影印本.

㊟ 王颖. 《河流地貌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75.

㊟ 钱宁. 《河床演变学》. 科学出版社, 1989: 102.

㊟ 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 《水文术语标准》. 2020修订版.

㊟ 李白. 《蜀道难》. 收录于《全唐诗》.

㊟ 周光坰. 《流体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10.

网络扩展解释

“急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í tuān,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指急速的水流
    指水流速度极快、冲击力强的河段或溪流,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中的险峻水势。例如杜甫《小寒食舟中作》中的“片片轻鸥下急湍”,即描绘了鸥鸟飞向湍急水流的画面。
  2. 形容水流湍急的状态
    也可作形容词,描述水流本身的急速特性,如“急湍的溪流”。

二、读音与常见误读


三、用法示例

  1. 文学描写:
    “悬崖急湍,湿翠欲滴”(清代沈复《浮生六记》),通过“急湍”强化自然景观的险峻感。
  2. 现代语境:
    如“河流急湍”形容水流迅猛,需注意安全。

四、相关词语辨析


五、常见误用提醒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急湍”一词。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汉典等权威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扒开避难趋易愁垫传餐待交栋甍冻蛰烦恶伏礼腐女搞鬼缟纻搁不住公款苟全鹤盖胡匪结扎谨峻旧家子巨大觉心拒张扣舷矿藏老光两心相悦凌胁露华緑苹梅帐明升暗降抹额摩托车运动盘转蓬荜生光品件欺弊倾壶钦挹栖心商陆身界拭擦石窗史馆手慌脚乱倏闪薮泽绥聚索具素纰素室橦花舞刀跃马无官御史台武廕乡户遐永撷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