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八校的意思、八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八校的解释

汉 所置八种校尉的合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内,外掌 西域 。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掌 上林 苑门屯兵。 越 骑校尉掌 越 骑。 长水 校尉掌 长水 宣曲 胡 骑。又有 胡 骑校尉,掌 池阳 胡 骑,不常置。射声校尉掌待詔射声士。虎賁校尉掌轻车。凡八校尉,皆 武帝 初置,有丞、司马。自司隶至虎賁校尉,秩皆二千石。” 东汉 灵帝 又置西园八校尉。后通称将佐为八校。 汉 应瑒 《西狩赋》:“双翼伉旌,八校祖分。” 唐 王维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应制》诗:“山川八校满,井邑三农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八校”是汉语中具有历史演变和特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源与基本释义 “八校”最早指汉代设置的八种校尉官职,属于军事编制单位。《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汉代对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的合称”。每个校尉统领的军队规模约七百至千余人,负责京师宿卫与特殊兵种管理。

二、分项释义

  1. 军事职官体系(汉代)

    • 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兼主西域事务
    • 屯骑校尉:掌骑兵部队
    • 步兵校尉:掌上林苑屯兵
    • 越骑校尉:掌越人组成的骑兵
    • 长水校尉:掌长安附近水军
    • 胡骑校尉:掌归附的匈奴骑兵
    • 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神射手)
    • 虎贲校尉:掌轻车部队
  2. 现代引申义 《辞源》现代版补充其衍生用法,指代八个具有联盟性质的教育机构组合,例如民国时期的“国立八校”(含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或当代基础教育领域的区域名校联盟。

三、历史语义演变 据《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八校尉制度成型于汉武帝时期,东汉时调整为五校尉,但“八校”作为制度名称仍被后世沿用。至唐宋时期,该词逐渐从具体官职称谓转化为象征精锐部队的文学意象,如杜牧《昔事文皇帝》中“官班八校邻”即用此典。

(参考资料:《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辞源(第三版)》2015年修订版)

网络扩展解释

“八校”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含义,需结合具体背景理解:

一、汉代军事官职(历史领域) 指汉武帝时期设置的八种校尉官职,合称“八校尉”,包括:

其中胡骑校尉因不常设,故有时也称“七校”。这些校尉秩俸均为二千石,是汉代重要的军事指挥官,后成为将佐的代称。

二、建筑类高校联盟(现代教育领域) 指中国建筑领域具有传统优势的八所高校,简称“建筑老八校”,包括:

  1. 东南大学
  2. 清华大学
  3. 同济大学
  4. 天津大学
  5. 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哈尔滨建筑大学)
  6. 华南理工大学
  7. 重庆大学(原重庆建筑大学)
  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这些高校因较早开设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且在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力而得名。需注意,该用法多见于建筑领域,非官方正式称谓。

补充说明
历史含义的权威性较高(如《汉书》记载),而建筑联盟属于行业约定俗成的称呼。若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阅《汉书·百官公卿表》或建筑学科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罢任辨理伯功陈谕吃死饭道化打竹簇灯花电绕枢光锭锞东方文化额面发傻奉斋焚石顾揽呵奬毁拆夥颐践规踏矩骄脆酒盂机械运动蹻蹻口给来谕櫑木力促漏尽麦须名行黔突暖席窍会荞麦骑鹤化穷交秋鞘散懒擅事煽摇设词深沟坚壁十变五化十荡十决实理世世石钟山记四上损人益己听话托书亡书晚寒吴光吴醥相人现刻嚣杂细布滊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