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搢铎的意思、搢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搢铎的解释

响动金铎。《国语·吴语》:“吾先君 闔庐 不貰不忍,被甲带剑,挺鈹搢鐸,以与 楚昭王 毒逐於中原 柏举 。” 韦昭 注:“挺,拔也。搢,振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搢铎"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摇动铃铛以警示或召集众人,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官吏巡行或发布政令时的特定行为。该词由"搢"(插入、摇动)和"铎"(大铃)组合而成,具有鲜明的仪式性与功能性特征。以下是基于权威典籍的详细释义:

一、本义与使用场景

据《周礼·天官·小宰》记载:"徇以木铎",郑玄注:"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铎以警众,使明听也。" 搢铎即指官吏手持木铎(一种木舌铃铛)巡行时摇动发声,用以宣告政令、警示民众或召集集会。这一行为常见于先秦时期的行政与教化活动,是官方信息传达的重要方式。

二、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1. 宣教象征

    木铎在儒家经典中被视为教化之器。《论语·八佾》载:"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以木铎比喻孔子传播大道如铃声警醒世人。搢铎行为因而被赋予"宣德教、正民心"的礼制内涵。

  2. 权力标识

    据《周礼·地官·鼓人》所述,不同材质的铎(金铎、木铎)分别用于军事与文教,官吏搢铎巡行既是职责履行,也是官权威仪的体现。

三、词源考据

参考文献

  1. 《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中华书局影印阮元校刻本。
  2. 《说文解字》(汉·许慎),中华书局1963年版。
  3. 《论语正义》(清·刘宝楠),中华书局《十三经清人注疏》本。

注:因"搢铎"属生僻古语,现代汉语词典收录有限,建议结合《周礼》《论语》等原典及汉代注疏进行深度考释。

网络扩展解释

“搢铎”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词义解析

  1. 搢(jìn)
    本义为“插”或“摇动”。在“搢铎”一词中,取“振动、摇动”之意,如《国语·吴语》记载:“挺鈹搢鐸”,韦昭注:“搢,振也”。

  2. 铎(duó)
    古代一种形似大铃的乐器或礼器,多为青铜制,用于宣布政令、军事指挥或祭祀活动。分木铎(舌为木质)和金铎(舌为金属)。

二、综合释义

搢铎即“振动金铎”,指古代战争中通过摇动金属铎器发出声响以指挥行动。例如《国语·吴语》中描述吴王阖庐“被甲带剑,挺鈹搢鐸”,意为身披铠甲,手持兵器,摇动铎器以号令军队。

三、相关背景

如需进一步探究古籍用例或铎器的形制,可参考《国语》原文或青铜器相关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安安合适保膺悲懽辩灋变羽憋懆驳吏不咸沧桑阊阖车家彻里彻外宸筵愁容词雄簇辇灯碗二宫仿刻飞旐符号逻辑攻围公冢鸹鸧黄丝花水活儿讲度简帖讥禁锦缘疾视妓围军衔制鞹鞃逻辑代数满谷满坑谩彧猛虎行内在浓缛抛官篷子片红评功摆好平通佥都御史强食弱肉迁军琴歌酒赋衾幄诠择任臆善刀水槛怗马谓语五花小国邪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