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挂服的意思、挂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挂服的解释

亦作“掛服”。1.谓离任、去官。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三年,解 丹阳 尹……挂服捐驹,前良取则。”

(2).戴孝。 宋 苏轼 《辨谤札子》:“臣於是岁三月六日在 南京 闻先帝遗詔,举哀掛服了当,迤邐往 常州 。”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捷智·韩琦》:“ 英宗 即位数日,挂服柩前,哀未发,而疾暴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挂服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与古代丧葬礼仪密切相关,主要包含以下两层释义:

  1. 悬挂丧服

    指在特定场合(如治丧场所)悬挂丧服以示哀悼。这一行为源于古代丧礼制度,是生者对逝者表达深切哀思的仪式化体现。例如在宗庙祭祀或守丧期间,将素服(白色丧服)悬挂于显著位置,象征对亡者的尊崇与纪念。

  2. 借指服丧、居丧

    由悬挂丧服的仪式行为引申为“身着丧服”“处于服丧期”的整体状态。古代文献中常见以“挂服”代指官员或民众遵守丧制、停止公务或日常活动以尽孝道的行为。如《晋书·礼志》载有官员因亲属亡故“挂服去职”的记载,体现传统孝道与礼制的结合。

辨析:需注意与形近词“挂幅”(悬挂字画)区分。现代汉语中,“挂服”一词已较少使用,其含义多被“服丧”“戴孝”等替代,但在研究古代礼俗、历史文献时仍需准确理解其本义。其文化价值在于反映了中国古代“慎终追远”的伦理观念和“以礼治丧”的社会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挂服”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

一、古代含义

  1. 离任、去官
    指古代官员辞去官职或离职。例如南朝梁代任昉在《〈王文宪集〉序》中提到“挂服捐驹”,描述官员卸任的场景。

  2. 戴孝
    表示穿戴丧服以哀悼逝者。宋代苏轼在《辨谤札子》中写道“举哀挂服”,即指为去世的皇帝服丧。


二、现代含义(成语用法)

指因被对方的言辞、能力或行动折服而心生敬佩与顺从,即“心服口服”。例如:“他的演讲令人挂服。”


使用注意

别人正在浏览...

白旃边村朝爽赤留兀剌抽象概念出洁翠粒粗锦大人家點花牌房术广泽王归诒过舌榖桑寒窘鸿轩花姑娘谎喳呼祸罗江淹梦笔简微金带围警粹季秋居守括磨来犯狼虎苓龟灵祇乱本厖错毛森骨立默道南戏欧褚朋甲喷嚏七搭八清袅轻僄赏慰省字豕零拭目以待纾放书缮酸骨索诃俗书淘物贴承头由抟影遗贼贤惠仙人观纤隐西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