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勾销的意思、勾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勾销的解释

[strike out;tick off;abolish;remove]∶抹杀;消除;用笔划掉

不仅查禁这本书,还要把它从目录中勾销

这次冲锋,像个疾雷,使一向狂妄猖獗的“老虎团”,在这锐不可当的一击下面勾销了“户头”。——《“老虎团”的结局》

详细解释

亦作“ 勾消 ”。1.取消;抹掉。 元 乔吉 《水仙子·怨风情》曲:“眼中花怎得接连枝,眉上锁新教配钥匙,描笔儿勾销了伤春事。”《再生缘》第五四回:“朕躬只为太宽仁,一概勾消总不论。”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六:“他居然向她笑了笑,一个天真的,发自内心的笑,仿佛把以前的困苦全一笔勾销。”

(2).公文用语。指注销。 宋 欧阳修 《论中书增官属主文书札子》:“增置两府官属官一二员,使专掌政令之出者,置簿拘管……须是实行实迹,具以条闻,旋行勾销,以见能否。”《元典章·吏部七·署押》:“如总管府行下州府,科催差发并勾追官吏人等事,所用信牌,随即附簿粘连文字上,明标日时,定立信牌限次,回日勾销,并照勘稽迟限次,究治施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勾销”的汉语词典释义

“勾销”是汉语动词,指通过划掉或标记符号(如勾号)将事物从记录、名单中删除,引申为彻底取消、消除或作废。该词常见于法律、财务及日常事务场景,强调对既有状态的终结性处理。

  1. 基本词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勾销”为“用笔画掉,表示取消或消除”,例如勾销账目、勾销前嫌。该词常与“一笔”连用,构成“一笔勾销”,表示彻底清除痕迹或责任(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

  2. 词源与演变

    据《汉语大词典》,“勾”原指用笔勾画符号,“销”为除去、废止,二者组合后逐渐从具体动作演变为抽象含义,如“勾销债务”指通过法定程序终止债权关系(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3. 用法与语境

    • 法律场景:如“债务勾销”指债权人放弃追偿权利;
    • 情感表达:如“恩怨勾销”表示化解矛盾;
    • 文书处理:如“勾销名单”指从登记册中删除条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4. 近义词辨析

    “勾销”与“取消”“废除”含义相近,但更强调通过标记或书面形式完成,如“勾销记录”需留下修改痕迹,而“取消”未必涉及书面操作(来源:中华书局《新华成语词典》)。

  5. 典型例句

    • 财务部门已将坏账勾销。
    • 双方协议约定,过往纠纷从此一笔勾销(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现代汉语用例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勾销”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指取消、抹掉某事物,使其不再有效或存在。例如用笔划掉书面内容、消除记录或终止协议等。

    • 例:在合同中勾销条款、从目录中勾销书名。
  2. 词源构成

    • “勾”:本义为勾画、取消;
    • “销”:意为销毁、删除。
      合称后强调“彻底取消”的语义。

二、历史与用法

  1. 历史用例

    • 宋代起作为公文术语,表示注销事务。如宋代欧阳修提及“置簿拘管,旋行勾销”。
    • 元代文学作品中引申为情感或事件的终结,如元曲《怨风情》中“勾销了伤春事”。
  2. 应用场景

    • 法律/商业:取消合同、债务等(如“一笔勾销债务”);
    • 日常事务:删除记录、划掉名单;
    • 文学表达:比喻情感或关系的终结(如老舍《骆驼祥子》中“困苦全一笔勾销”)。

三、相关成语

“一笔勾销”是常见成语,形容彻底取消、一概不计较,典故出自宋代朱熹记载范仲淹用笔勾掉不称职官员的事迹。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典故或文学用例,可参考上述来源中的具体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昂黛白鹤茶贬忽变様财本憯懔长陵迟顿持危扶颠宠契垂式辞巧理拙大干物议妒妇津蠹孔防火法祖封笔封狐逢涌分素抚绥万方搁楼裹烧鹤立鸡群怀瑾握瑜皇家讳避慧觉浑天体火箭雉尾炬交爵寄老空洞洞括田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柳亸花娇卖契芒儿南官牛炙髼鬆偏异颇说扑挑陗壍旗常认贼作子沙篆实然私馆私醖踏莎通才同心藕透心凉土硎握命乌阑贤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