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out;tick off;abolish;remove]∶抹杀;消除;用笔划掉
不仅查禁这本书,还要把它从目录中勾销
这次冲锋,像个疾雷,使一向狂妄猖獗的“老虎团”,在这锐不可当的一击下面勾销了“户头”。——《“老虎团”的结局》
亦作“ 勾消 ”。1.取消;抹掉。 元 乔吉 《水仙子·怨风情》曲:“眼中花怎得接连枝,眉上锁新教配钥匙,描笔儿勾销了伤春事。”《再生缘》第五四回:“朕躬只为太宽仁,一概勾消总不论。”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六:“他居然向她笑了笑,一个天真的,发自内心的笑,仿佛把以前的困苦全一笔勾销。”
(2).公文用语。指注销。 宋 欧阳修 《论中书增官属主文书札子》:“增置两府官属官一二员,使专掌政令之出者,置簿拘管……须是实行实迹,具以条闻,旋行勾销,以见能否。”《元典章·吏部七·署押》:“如总管府行下州府,科催差发并勾追官吏人等事,所用信牌,随即附簿粘连文字上,明标日时,定立信牌限次,回日勾销,并照勘稽迟限次,究治施行。”
“勾销”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基本含义
指取消、抹掉某事物,使其不再有效或存在。例如用笔划掉书面内容、消除记录或终止协议等。
词源构成
历史用例
应用场景
“一笔勾销”是常见成语,形容彻底取消、一概不计较,典故出自宋代朱熹记载范仲淹用笔勾掉不称职官员的事迹。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典故或文学用例,可参考上述来源中的具体文献。
勾销(gōu xiāo)指取消或废除某项事物或行为。它由“勾”和“销”两个字组成。
“勾”是由“勹”、加得旁、贝旁三个部首组成,总共5画;“销”是由“钅”、肖旁、兀旁三个部首组成,总共10画。
“勾销”的意思来源于古代商业交易的过程。当两方达成协议后,通过在纸上画上勾来表示确认和同意。如果一方不再同意交易,就可以通过画勾的动作将合同废除。
繁体字“勾消”在形状上与简体字相似,只是“销”字的“钅”部分多了一点,总共11画。
古时汉字的写法有很多种,但关于“勾销”的写法没有特别的规定。根据文献记载,古时候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但整体结构和意义保持一致。
1. 我们决定勾销合同,双方解除合作关系。
2. 勾销罚单的申请已经通过了。
勾销可以和其他词形成组合:
1. 勾销合同
2. 勾销订单
3. 勾销罚单
撤销、废除、作废、解除
生效、有效、确认、签署
背鳍俵拨碧绒绒舶来仓雅察颜观色赤朴春帖子道训断梅墩木房地产市场翻腾璠玙缝衽風月館副袆感诱高翔远引庚穴鬼勾当贵获憨顽画旨甲缕减省假言判断伎道吉丁罥罣举案齐眉椐椐彊彊举手加额凯宴坎侯焜照礼节缪盭辘轳剑买贱卖贵南征北战陪京喷蛆锲雕乞匄秋星燃萁之敏士卒属国数学系贪黑陶緼犆牲同脉佗负外婆瓦匜伪谬无闻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