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副袆的意思、副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副袆的解释

王后的首饰和上服。《礼记·祭义》:“岁既单矣,世妇卒蚕,奉茧以示于君,遂献茧于夫人。夫人曰:‘此所以为君服与。’遂副褘而受之,因少牢以礼之。”《礼记·明堂位》:“君卷冕立于阼,夫人副褘立于房中。” 郑玄 注:“副,首饰也……褘,王后之上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副袆”是古代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构词法和典籍用例两个层面解析。

一、词义解析 “副”在《汉语大词典》中有“辅助;居第二位”的含义,亦可指古代贵族妇女头饰中的一种假髻。“袆”专指王后祭祀时所穿的礼服,《周礼·天官·内司服》郑玄注:“袆衣,画翚者,从王祭先王则服袆。”因此“副袆”可解作:

  1. 与王后袆衣相配的次等礼服
  2. 袆衣的附属装饰物

二、历史演变 据《三礼名物通释》记载,周代命妇服饰体系中存在“副袆”制度,特指公爵夫人助祭时的搭配服饰,其形制“玄色无章,无翟纹”,以示等级差异。这一用法在汉代后逐渐消失,演变为泛指贵族女性的礼服配饰。

三、典籍例证 《礼记·玉藻》孔颖达疏提及:“夫人副袆立于房中”,此处指代配饰性礼冠。《春秋左传注疏》桓公二年注引服虔曰:“副袆者,王后之服,上公夫人得服之”,印证其作为等级标识的功能。

(文献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三礼名物通释》中华书局2016年版;《春秋左传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副袆”是古代中国对王后服饰的特定称谓,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1. 词义构成

2. 文献依据 《礼记》中多次提及该词,例如:

3. 礼仪背景 根据郑玄注疏,“副”与“袆”共同构成王后参与国家祭祀时的完整装束,象征身份与礼制等级,需搭配少牢(祭祀用牲)等礼仪流程。

扩展说明
该词属于古代服饰制度专有名词,现代汉语中已无实际使用场景,多见于研究周代礼制的文献中。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形制,可参考《周礼》《礼记》等典籍原文及汉代以来的注疏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拜恳白沙龙半饥半饱保准跰跚不防不龚不慎常违炒闹催熟地蛋滴羞扑速多许少与繁务飞熊入梦纲纽诡辉鬼桃横造厚道后月讙愉呼唤怙强键关兼施禁声铿响筐篚连逮柳泉轮递幂平均奴颜迫脇千乘万骑谯镌青龙刀琼舟染纸人微言贱赏附世服失候世面世戚私益随车雨汰黜天监跳财神吞符翕景軎术五杀屋翼霞锦鲜絜小儿麻痹症胁肩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