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梅雨季节的雷雨。 宋 陆游 《归兴》诗之一:“轻雷轣轣断梅初,残籜纵横过笋餘。”自注:“乡语谓梅雨有雷为断梅,又谓笋出林为过笋。”
“断梅”是一个与梅雨季节相关的古语词汇,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基本定义
指梅雨季节出现的雷雨现象。古代民间认为,梅雨期间若出现雷雨,则称为“断梅”。这一说法多见于江南地区的方言,如宋代陆游在《归兴》诗中自注:“乡语谓梅雨有雷为断梅”。
文学例证
陆游的诗句“轻雷轣轣断梅初,残箨纵横过笋餘”直接描述了“断梅”场景,并通过雷声与雨后竹笋生长的意象,展现梅雨时节的天气特征。
相关概念辨析
现代使用
如今“断梅”一词多用于古典文学研究或方言考据,日常口语中较少出现。如需了解梅雨季节的完整气象信息,可参考现代气象学术语。
《断梅》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梅花折断,隐喻才华被扼杀、机会被剥夺等。
《断梅》的拆分部首为“刀”和“木”,其中“刀”为第一部首,“木”为第二部首;笔画数为7,其中“刀”的笔画数为2,“木”的笔画数为4。
《断梅》一词最早见于明代文学家杨慎的《牧童诗》中:“断魂刀里住红妆, 梅开三度白头翁。”这里的“断魂刀”暗喻断梅。
《断梅》的繁体字为「斷梅」。
古时候《断梅》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其中“断”字的左边不是加上“立”,而是加上“㇏”,而“梅”字的写法也有细微变化。
1. 他的文才被那些嫉妒他的人所断梅:His talent was broken by those jealous people.
2. 他本有成为大作家的潜力,可惜一次意外的事故让他的写作梦想断梅了:He had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a great writer, but an accident shattered his writing dream.
组词可以有:“梅开三度”、“梅花香自苦寒来”。
近义词可以有:断魂、断竹、伤梅。
反义词可以有:风卷残云、春暖花开。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