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勾銷的意思、勾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勾銷的解釋

[strike out;tick off;abolish;remove]∶抹殺;消除;用筆劃掉

不僅查禁這本書,還要把它從目錄中勾銷

這次沖鋒,像個疾雷,使一向狂妄猖獗的“老虎團”,在這銳不可當的一擊下面勾銷了“戶頭”。——《“老虎團”的結局》

詳細解釋

亦作“ 勾消 ”。1.取消;抹掉。 元 喬吉 《水仙子·怨風情》曲:“眼中花怎得接連枝,眉上鎖新教配鑰匙,描筆兒勾銷了傷春事。”《再生緣》第五四回:“朕躬隻為太寬仁,一概勾消總不論。” 老舍 《駱駝祥子》十六:“他居然向她笑了笑,一個天真的,發自内心的笑,仿佛把以前的困苦全一筆勾銷。”

(2).公文用語。指注銷。 宋 歐陽修 《論中書增官屬主文書劄子》:“增置兩府官屬官一二員,使專掌政令之出者,置簿拘管……須是實行實迹,具以條聞,旋行勾銷,以見能否。”《元典章·吏部七·署押》:“如總管府行下州府,科催差發并勾追官吏人等事,所用信牌,隨即附簿粘連文字上,明标日時,定立信牌限次,回日勾銷,并照勘稽遲限次,究治施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勾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取消、抹掉某事物,使其不再有效或存在。例如用筆劃掉書面内容、消除記錄或終止協議等。

    • 例:在合同中勾銷條款、從目錄中勾銷書名。
  2. 詞源構成

    • “勾”:本義為勾畫、取消;
    • “銷”:意為銷毀、删除。
      合稱後強調“徹底取消”的語義。

二、曆史與用法

  1. 曆史用例

    • 宋代起作為公文術語,表示注銷事務。如宋代歐陽修提及“置簿拘管,旋行勾銷”。
    • 元代文學作品中引申為情感或事件的終結,如元曲《怨風情》中“勾銷了傷春事”。
  2. 應用場景

    • 法律/商業:取消合同、債務等(如“一筆勾銷債務”);
    • 日常事務:删除記錄、劃掉名單;
    • 文學表達:比喻情感或關系的終結(如老舍《駱駝祥子》中“困苦全一筆勾銷”)。

三、相關成語

“一筆勾銷”是常見成語,形容徹底取消、一概不計較,典故出自宋代朱熹記載範仲淹用筆勾掉不稱職官員的事迹。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典故或文學用例,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具體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勾銷

勾銷(gōu xiāo)指取消或廢除某項事物或行為。它由“勾”和“銷”兩個字組成。

部首和筆畫

“勾”是由“勹”、加得旁、貝旁三個部首組成,總共5畫;“銷”是由“钅”、肖旁、兀旁三個部首組成,總共10畫。

來源

“勾銷”的意思來源于古代商業交易的過程。當兩方達成協議後,通過在紙上畫上勾來表示确認和同意。如果一方不再同意交易,就可以通過畫勾的動作将合同廢除。

繁體

繁體字“勾消”在形狀上與簡體字相似,隻是“銷”字的“钅”部分多了一點,總共11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漢字的寫法有很多種,但關于“勾銷”的寫法沒有特别的規定。根據文獻記載,古時候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和意義保持一緻。

例句

1. 我們決定勾銷合同,雙方解除合作關系。
2. 勾銷罰單的申請已經通過了。

組詞

勾銷可以和其他詞形成組合:
1. 勾銷合同
2. 勾銷訂單
3. 勾銷罰單

近義詞

撤銷、廢除、作廢、解除

反義詞

生效、有效、确認、籤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