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钩藤的意思、钩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钩藤的解释

植物名。茜草科。常绿攀援状灌木,小枝四方形。叶对生,椭圆形。通常在叶腋处生有由花序柄变成的弯钩两枚,故名。中医学上以带钩的茎枝入药,以治眩晕头痛、小儿惊风、高血压等症。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钩藤》《红楼梦》第八四回:“先叫人去买了几钱鉤藤来,浓浓的煎了一碗。”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钩藤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可从植物学、中药学及成语比喻三个角度解析:

一、植物学定义

钩藤是茜草科钩藤属常绿藤本植物,学名Uncaria rhynchophylla,因其茎枝上的变态枝呈钩状(成对或单生于叶腋)而得名。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如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茎枝方柱形纤细,叶纸质呈椭圆形。


二、中药学应用

钩藤以带钩的嫩茎枝入药,性凉味甘,归肝、心包经,具有以下功效:

  1. 息风定惊:主治小儿惊风、高热惊厥、妊娠子痫等,常与天麻、全蝎配伍。
  2. 清热平肝:缓解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现代研究证实其降压作用。
  3. 临床应用:历代医书记载可治“十二惊痫”(《别录》),现代用于高血压、中风辅助治疗。

三、成语比喻

成语“钩藤”借植物攀附特性,比喻借助他人力量谋取私利。此用法多见于文学或口语表达,如《红楼梦》中提到“买几钱钩藤煎药”。


附:采收与加工

春、秋季采收带钩茎枝,去除无钩部分后晒干入药。需注意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有效成分挥发。

网络扩展解释二

钩藤

钩藤(gōu téng)是一个汉字词汇,由“钩”和“藤”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钩藤的部首为金字旁(钅),由金属与针的组合构成。钩藤的共有12个笔画。

来源

钩藤常用于形容一种蔓延迅速的植物。这种植物具有具有细长的枝条,枝条上有类似钩子的结构,可以攀缘和绞在其他物体上。

繁体

繁体字中,钩藤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仍然是“钩藤”。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钩藤的形状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然而,虽然外形可能会有细微差异,但其基本意思并没有变化。

例句

1. 山间的钩藤缠绕在树枝上,形成了一幅独特的景观。

2. 小鸟利用钩藤绞在树枝上筑巢。

组词

钩藤没有固定的组词用法,一般独立使用。

近义词

攀藤(pān téng)、蔓藤(màn téng)

反义词

直立(zhí lì),不攀缘的植物。

别人正在浏览...

白堕百摺裙抱朴含真巴头探脑变产尘浼从俗就简蝶泳冻结斗促织惰轮恩纪芳缄拊背扼吭趺坐干渎觥舡龟筒龟瓦国际共管锅块颢露横矛焕景嚾流护疼缣纶奸兆骄狷金石之言九地克复羸露廉孝六位詈侮龙仙芝胧月落墨麦秋幕位昵称奴戮袍絝皮尺疲勩清单禽息鸟视软脚三统历审核世雰首尾相援衰頽澌澌歪七竖八五凉无天事涎利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