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泳的意思、蝶泳的详细解释
蝶泳的解释
[butterly style swimming;butterfly stroke] 游泳姿势之一,跟蛙泳相似,但两臂划水后须提出水面再向前摆去,因形似飞蝶而得名
详细解释
竞技游泳比赛项目之一。与蛙泳相似,但两臂划水后须提出水面再向前摆去,形似蝶飞,故名。现在比赛中已采用海豚泳技术。
词语分解
- 蝶的解释 蝶 é 〔蝴蝶〕昆虫,翅膀阔大,颜色美丽,静止时四翅竖立在背部,吸花蜜,种类很多,亦作“胡蝶”;简称“蝶”,如“彩蝶”,“蝶骨”(人的头骨之一),“蝶泳”(游泳的一种姿势,亦是游泳项目之一,形似蝶飞)
- 泳的解释 泳 ǒ 在水里游动:游泳。蛙泳。仰泳。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蝶泳(dié yǒng)是现代游泳运动中的一种竞技泳姿,其名称源于双臂划水动作形似蝴蝶展翅而得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蝶泳是“游泳的一种姿势,也是游泳比赛项目之一。游时两臂划水后同时提出水面再向前摆去,两腿同时打水”。该泳姿的技术核心包含以下要点:
-
动作特征
- 双臂同步运动:双臂需同时从肩部发力,在水下完成“S”形划水后,经空中前移复位,动作轨迹需对称且连贯。
- 躯干波动与打腿:腿部动作采用“海豚式打腿”,即双腿并拢,以腰腹发力带动下肢做波浪状上下摆动,形成推进力。一次完整动作周期通常包含两次打腿(第一次下打配合入水,第二次下打配合划水)。
-
技术规范与竞赛要求
依据中国游泳协会《游泳竞赛规则》,蝶泳比赛中运动员身体必须始终保持俯卧姿势,除转身动作外,双肩需与水面平行;两臂动作需同步对称,腿部动作必须同步且在同一水平面内上下摆动。
-
术语溯源与演变
“蝶泳”一词最早见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体育文献,由英文“butterfly stroke”直译而来。其前身为蛙泳的变形技术“蝶式蛙泳”,后因规则分离独立成项。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正式将蝶泳列为独立比赛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
- 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 《游泳技术等级标准与训练指南》. 人民体育出版社,2020.
- 中国游泳协会. 《游泳竞赛规则(2022-2025)》.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2022.
-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 《游泳运动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 体育史研究所. 《中国游泳运动发展史》.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8.
网络扩展解释
蝶泳是竞技游泳项目之一,其技术特点与历史演变可总结如下:
-
技术特征
- 手臂动作:两臂需同时划水至大腿后提出水面,经空中前摆入水,形似蝴蝶展翅。
- 腿部动作:采用上下并拢的海豚式打水,因酷似海豚尾部摆动,故又称「海豚泳」。
- 身体协调:要求躯干波浪式起伏配合动作,呼吸节奏与手臂划水同步。
-
历史发展
- 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由蛙泳技术演变而来。运动员为提高速度,将传统蛙泳的手臂空中移臂动作独立发展为蝶泳。
-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首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现设50米、100米、200米等竞赛距离。
-
术语辨析
- 早期因手臂动作得名「蝶泳」,后因海豚式打腿普及,国际赛事中统一称为「蝶泳」,但技术层面仍保留「海豚泳」的别称。
注:当前竞技蝶泳已不再使用传统蛙式蹬腿,完全采用海豚式技术。学习时建议参考专业教练指导,避免动作变形。
别人正在浏览...
案牍劳形榜女北军碑阙栟柑彩胜侪侣酲醲晨事赤寰吃味儿崇朝大路担值冻饮法场放支飞霜羹魁更嬴光有鬼捏青棍子花旦槐序秽貉湖剧擭撮缴送甲乇鞿靮街门扇戒辖技蓺慨爽廉隘礼鼠榴弹路分煤层内照女趫堋淫亲郊蚙穷权彊人心大快説参请丝车肆扰松嘴天公主通中土窖拓造未来派惟良无作小肆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