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国际共管的意思、国际共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国际共管的解释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共同统治或管理某一地区、国家或某一国家的部分领土。简称共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国际共管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依据国际条约或协定,对某一特定领土、城市或地区实行共同管辖和治理的特殊政治安排。其核心特征是由多国联合行使主权,而非单一国家独立管理。

核心释义与特征

  1. 共同主权行使

    相关国家通过协商建立联合管理机构,对目标区域的政治、经济或行政事务实施集体决策与管理,本质上是对主权的特殊分割或让渡。例如,历史上摩洛哥的丹吉尔曾由英、法、西等国共管(1923-1956),形成多国共治的“国际区”。

  2. 条约法律基础

    共管关系需以国际条约或协定为法律依据,明确各参与国的权利与义务。例如《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萨尔矿区由国际联盟共管15年(1920-1935),其治理权归属国联而非单一国家。

  3. 适用场景

    通常适用于主权存在争议的战略要地、资源区或非自治领土,旨在避免冲突或实现过渡治理。当代案例包括耶路撒冷部分区域的多国协商提案,但尚未形成正式共管机制。

权威参考依据

注:因当前可验证的权威在线词典来源暂缺,建议补充参考《联合国宪章》关于托管制度的相关条款(如第75-85条)及国际法院相关判例,以深化法律依据的权威性。

网络扩展解释

国际共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共同统治或管理某一地区、国家或某国部分领土的行为,通常作为列强争夺后的妥协手段。以下是详细解释:

1. 核心定义
国际共管(简称共管)是国际关系中一种特殊的主权限制形式,主要表现为多个国家对同一领土或区域共同行使统治权。这一概念最早源于神圣罗马帝国末期,现代意义则与殖民扩张密切相关。

2. 历史背景与典型案例

3. 现代意义与争议
国际共管常被视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利益的产物,例如孙中山曾批判列强试图通过共管控制中国。现代国际法虽未完全否定共管,但更强调主权平等原则,此类实践已大幅减少。

4. 相关延伸
该概念有时也用于描述国际事务合作管理,但需注意与“联合国托管”等机制区分。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法律依据,可参考权威历史文献或国际法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闇过熬出头阿姊被肘变速运动不敬侘傺倡俳巉险诚敬触目兴叹迭起贰辞遏云社服输拂云梗化骨革孤鸿寡鹄悍趫豪末不掇,将成斧柯合祭环寸霍曶获兔烹狗镜槛金坡津涂金相玉式击櫂据梁剧协拉不下脸莱公梁山吟连头眉廉誉猎射邻甲龙翼鸾缄露地眉寸灭失密行欧阳山切正清朝忍耐力森疏上边食疗食饟睡意孙行者腾跞痛定屯屯相重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