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犹赏罚。《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诗》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不失赏刑之谓也。”《后汉书·党锢传·杜密》:“使明府赏刑得中,令问休扬。” 宋 魏了翁 《封事奏体八卦往来之用玩上下交济之理以尽下情》:“目前事变虽若粗定,而祸根乱孽,元未翦除,号令赏刑,元未畅达。”
(2).敬词。古代小民称官长施加于自己的刑罚。《三侠五义》第八三回:“ 马朝贤 道:‘犯人实无此事,大人如若赏刑,或夹或打,任凭刑来。’”
“赏刑”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指奖赏与刑罚的统称,强调治理中需奖惩分明。这一用法在先秦典籍中常见,例如:
在古代民众对官长的对话中,“赏刑”作为敬词,指代上级施加的刑罚。例如《三侠五义》第八三回中,犯人马朝贤称:“大人如若赏刑,或夹或打,任凭刑来”,此处“赏刑”带有对官长权威的尊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籍中的用例,可参考《左传》《商君书》等文献。
《赏刑》是一个汉字词汇,意思是通过赏赐给予奖励或者刑罚给予惩治。
《赏刑》由部首贝(贝字底下一横,表示贝壳)和部首耳(耳朵形状,表示听音)组成。
它的总笔画数为11个。
《赏刑》这个词源自古代中国文化和法律制度的发展。
在古时候,统治者会根据人们的行为,通过奖励或刑罚的方式进行激励和惩治。
《赏刑》的繁体字是「賞刑」。
古代汉字书写形式略有不同,但《赏刑》的基本形状仍然保持一致。
1. 杰出的学生会获得奖学金作为赏刑。
2. 犯罪分子因其不法行为而受到法律的赏刑。
- 赏赐
- 赏罚
- 赏心悦目
奖赏、奖励
惩罚、刑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