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空的意思、二空的详细解释
二空的解释
佛教语。人空与法空。即悟入无我、无法之理,以破烦恼障和所知障。《成唯识论》卷一:“今造此论,为於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生解为断二重障故。由我法执二障具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 唐 王维 《故大德净觉师碑铭》:“二空法外,何处进求;七觉分中,谁当决释。” 赵殿成 笺注:“二空,人、法两空也。” 章炳麟 《建玄宗教论》:“诸漏既尽,证得二空。是时种子既断,此识復何所在,是故为説菴摩罗识。”
词语分解
- 二的解释 二 è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双,比:独一无二。 两样,别的:二话。不二价。 两 笔画数:; 部首:二; 笔顺编号:
- 空的解释 空 ō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话。空旷。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东西)。 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
网络扩展解释
“二空”是佛教术语,指“人空”与“法空”,旨在破除对“我”和“法”的执着,从而消除烦恼与认知障碍。以下是具体解释:
1.人空(我空)
- 含义:指在身心中不存在真实、恒常的实体(即“无我”)。佛教认为众生误认身心为“我”,而实际上这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并无独立自性。
- 作用:破除“烦恼障”,即因执着自我而产生的贪、嗔、痴等烦恼。
2.法空
- 含义:指一切现象(法)皆由因缘条件聚合而成,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例如物质、思想等均非独立存在,而是依赖条件而生灭。
- 作用:破除“所知障”,即因执着现象为实有而产生的认知偏差。
核心思想
二空理论强调通过证悟“无我”与“无法”,达到解脱。如《成唯识论》提到:“若证二空,彼障随断”,即证得二空可断除两种障碍。这一概念在大乘佛教中尤为重要,尤其在唯识宗和中观学派中被深入阐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佛教哲学中的具体经典或实践方法,可参考相关佛学文献或权威释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二空》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两个空白”。该词的部首是“二”和“空”,其中“二”是表示“两个”的数词部首,“空”是表示“空白”的意思,有时候也可以表示“无”的意思。《二空》这个词的笔画数目是5画,其中“二”部分占2画,“空”部分占3画。
《二空》这个词的来源比较特殊,它源自于一部古代文献——《春秋左传》。在《春秋左传》中,有这样一篇文献《公元前647年栾国传》,其中出现了“二空”的说法。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代略有不同,但在这个词中,“二”和“空”的字形与现代写法基本相同。
《二空》也有繁体字的写法,即“貳空”。繁体字中的“貳”与现代简体字中的“二”意思相同,表示数字“2”。而“空”部分的字形在繁体字中基本保持一致。
下面是一些关于《二空》的例句:
1. 这张试卷中有两个空白,你知道吗?
2. 这本书的最后两页是空白的,可以用来做笔记。
一些与《二空》相关的组词有:“二次空白”、“二空间”等。近义词可以是“两个空白”、“两个空格”等。而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与《二空》相关。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