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贡赋;贡品。《穀梁传·庄公三十年》:“贡职不至, 山戎 为之伐矣。”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摧易》:“ 宋 兴,既收 南越 之地,而 交阯 奉贡职,海外之国,亦通关市。” 清 黄以周 《军礼司马法考徵下》:“或起兵以征不义,废贡职则讨,不朝会则诛,乱适庶则縶,变礼刑则放。”参见“ 职贡 ”。
“贡职”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侧重,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贡赋与贡品
这是该词最原始的含义,指诸侯国或附属地区向中央王朝进献的赋税和特产。例如《穀梁传·庄公三十年》记载“贡职不至,山戎为之伐矣”,说明若未能按时进贡,可能引发军事冲突。宋代曾巩的《本朝政要策·摧易》也提到交阯(今越南)等地区“奉贡职”,即履行进贡义务。
行政职责的延伸
部分现代解释(如查字典)将“贡”引申为贡献才能,“职”指职务,组合后表示为国家或组织效力。但这种用法多见于现代语境下的引申,并非古籍中的直接含义。
若在古籍或历史文献中遇到“贡职”,应优先理解为进贡制度下的赋税或物品;而在现代比喻性表达中,可结合“贡献才能”的引申义,但需注意语境区分。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或《穀梁传》《本朝政要策》等原始文献。
贡职是一个汉字词,表示以物品或劳动贡献于国家或社会的职责和义务。
贡职的部首是贝字旁(贝)和职字旁(耳),总共有12个笔画。
贡是古代一种臣民对君主款待礼品和应得税赋的总称;职指职务、职责。贡职合在一起,代表了贡献劳动或物品的义务和责任。
繁体字为貢職。
在古代,贡职的写法可能有一些差异,如“贡”有时会写作“貢”,而“职”也有时会写作“職”。
1. 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们有责任贡职于人民。
2. 我们要积极履行贡职,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贡献:表示为国家、社会或其他人或组织做出的有意义的贡赠。
2. 义务:表示根据法律、道义或约定而必须承担的职责或责任。
奉献、效劳、尽职、尽力
受餽、无为、怠职、逃避责任
并赃拿贼步廊菜牛草娘长薄疵失低狭断梦短衣遁俗儿童竹马方钢反意富溢高峻葛带公庙鼓翰鬼齿孤障还返海岳邗溟花岗石换肩虺蜥蹇乏兼馔夹叙夹议接通警语继统倔犟框定联翻马革盛尸密结陌上儿谋图目光如电闹镬铎呕心骈郁牵诱七大八切肤倾构秋点曲摺绕霤蚋序鼠撺狼奔水伯顺气司败锁心畏景闲疎稀穊信而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