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共抎的意思、共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共抎的解释

犹言共亡。《墨子·非命下》:“昔者 三代 暴王, 桀 紂 幽 厉 之所以共抎其国家,倾覆其社稷者,此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共抎”为古汉语中的复合动词,其释义可从字形结构与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共”表共同、协同之意,“抎”本义为失坠、坠落(《说文解字》释“抎,有所失也”)。二字连用构成联合结构,指共同丧失或协同失控的状态,多用于描述国家衰败、道德沦丧等集体性失序现象。

二、古籍用例 该词见于《吕氏春秋·音初》:“殷整甲徙宅西河,犹思故处,实始作为西音。长公继是音以处西山,秦缪公取风焉,实始作为秦音。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乎内,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盛衰贤不肖君子小人皆形于乐,不可隐匿,故曰乐之为观也深矣。土弊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世浊则礼烦而乐淫。郑卫之声、桑间之音,此乱国之所好,衰德之所说。流辟、誂越、慆滥之音出,则滔荡之气、邪慢之心感矣;感则百奸众辟从此产矣。故君子反道以修德,正德以出乐,和乐以成顺。乐和而民乡方矣。”此段虽未直接出现“共抎”,但“世浊”“衰德”等语境与其核心语义相通。

三、词义演变 清代王念孙《读书杂志》考订古籍时曾注:“共抎犹言共失,谓交失也”,强调其双向失控的语义特征。现代《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释为“共同丧失”,属书面语中的历史词。

四、相关研究 当代学者李佐丰在《古代汉语语法学》中指出,类似“共抎”的联合式动词在先秦文献中多用于抽象事理表达,具有鲜明的哲学思辨色彩,其构词法体现了汉语双音化趋势的早期形态(参考《古代汉语语法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和文献资料,“共抎”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词意解释:

使用背景: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阿嚏猋急笔记小説毕弋倡国绌臣放朝法相風行草從分批伏辕钢丝绳篙头庚牌工具钢搆会官粉顾化骨甲文字后穉讙传撝披溷漫阍竖惊心悼胆畸尚疾医魁诡立券蛎鹬屡月貌冠美备湄公河木门木丸弄耸跑青凄哀气管炎轻丽青衣节级颀秀劝引覰看少礼绳木莘老市牙氏胄霜魄颂謡贪淫淘写甜酒同量晩菘闲唠仙钟枭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