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木的意思、绳木的详细解释
绳木的解释
上古时代记事的工具。《隋书·经籍志一》:“书契已传,绳木弃而不用;史官既立,经籍於是兴焉。”参见“ 绳契 ”。
词语分解
- 绳的解释 绳 (繩) é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绳子。绳索。缆绳。绳梯。绳操。绳伎(.杂技中的走绳;.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绳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 木的解释 木 ù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棺材:棺木。 质朴:木讷(朴实迟钝)。 呆笨:木鸡。
专业解析
绳木,汉语复合词,由“绳”与“木”组合而成。从构词法分析,“绳”指代绳索类工具,常用于捆绑、测量或约束;“木”为木材、树木的总称。二字结合后,其核心含义可归纳为:
- 工具属性:指代古代以绳索与木材制成的器具,例如用于建筑或测量的工具(如类似“绳墨”的引申用法)。
- 功能引申:部分文献中隐喻“以绳正木”,即通过外力矫正木材形态,引申为规范、修正行为的象征意义,如《周礼·考工记》提及木工以绳尺定形。
- 历史考证:考古研究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出土绑缚石器的绳木结构残件,印证其作为早期生产工具的实用性(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2019年报告)。
需说明,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见于古籍或专业文献中。其具体释义需结合上下文语境进一步判断。
网络扩展解释
“绳木”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作为成语的比喻意义
基本含义:指绳索和木杆,比喻两种不同特性的事物互相配合,共同达成目标。
- 详细解析:
绳索象征柔软、灵活且有弹性,木杆则代表坚硬、稳定且有力量。两者结合,强调互补性合作,例如团队中不同性格或能力的成员协作。
二、作为古代记事工具
历史含义:指上古时期用于记事的工具,即以绳结和木刻记录事件。
- 文献依据:
《隋书·经籍志》提到“书契已传,绳木弃而不用”,表明随着文字(书契)的出现,绳木逐渐被取代。
- 功能特点:
通过绳结的大小、位置和木刻符号传递信息,是早期人类文明的重要记录方式。
“绳木”一词需根据语境区分含义:
- 比喻用法(现代):强调协作互补;
- 历史工具(古代):指原始的记事方法。
需注意,现代语境中更常见的是其成语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
阿兰若白亲被跣閟幄孛辘怖悸賨货当断不断弹斤估两瞪眸雕鸡跌窨定式斗莽防宿法绳伏低复婚复活鳏鱼龟祥黑画花舌子兢危禁子膌胜酒牓蹐滞开户孔兄狂禅两性离诡马饭靡獘灭鼠脑后脑子生锈旆旃破题儿第一遭峭幽切勑青房轻装三互法善职师心式昭势族受记双季稻刷色睡王肃风素幭土地神吐逆侮翫校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