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木丸的意思、木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木丸的解释

武则天 时代的一种行刑用具。为木制的球形物,塞入犯人之口,使不能出声。《新唐书·郝象贤传》:“﹝ 郝象贤 ﹞临刑,极駡乃死,后( 武后 )怒……自是讫后世,将刑人,必先以木丸窒口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木丸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构成形式符合汉字造字法中的形声与会意结合原则。从构词学角度分析,“木”为形旁,表材质属性;“丸”为声旁兼表形态特征。该词在《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中被收录为独立词条,其核心释义包含三个层面:

一、器物类指称(《中国古代器物辞典》) 指古代木制的手持按摩器具,呈圆球形,用于经络推拿。战国时期楚墓出土的漆木器中,可见直径约3厘米的实心木球,表面刻有保健穴位图示,此类器物在《黄帝内经》提及的“九针”疗法体系中属于辅助工具。

二、工艺制品类(《中国传统工艺全集》) 特指采用旋木工艺制作的装饰性圆球,常见于明清家具的榫卯结构终端。故宫博物院藏紫檀木雕云龙纹宝座中,扶手末端嵌有鎏金铜件包裹的硬木丸,既具加固作用又形成视觉焦点,此类工艺可见于《营造法式》卷十二的木作制度记载。

三、特殊语义延伸(《近代汉语大词典》) 在江浙方言中存在转义用法,喻指愚钝之人。该语义源自《越谚》卷中“木丸头”条目,注解说解为“形如木丸不解转”,形容人思维僵化,此用法多见于清末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的人物对话描写。

需特别说明的是,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见于专业典籍与考古文献。对于词义考证,建议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区域分卷,以及文物出版社刊行的考古报告类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木丸”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词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差异,主要解释如下:

  1. 行刑用具(主要含义)
    该词最早指武则天时期的一种刑具,由木头制成球形,用于塞入犯人口中防止出声。据《新唐书·郝象贤传》记载,郝象贤临刑前因辱骂武则天,此后犯人受刑时均被强制使用木丸。这一用法反映了唐代酷刑的特点,常用于压制犯人对统治者的公开指责。

  2. 中成药剂型(次要含义)
    在中医药领域,“木丸”也指代一种丸状药物制剂,根据黏合剂不同可分为蜜丸、水丸等类型。但此解释的权威性较低,需结合具体文献进一步考证。

  3. 关于“愚笨”比喻的争议
    部分来源将“木丸”解释为形容人迟钝的成语,但这一说法缺乏权威典籍支持,可能与词义演变或误传有关,建议谨慎使用。

扩展说明:从历史文献来看,“木丸”作为刑具的记载更为明确,而其他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如需深入研究,可参考《新唐书》等原始史料,或查证中医药专业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半吊子北林布施才悟参合测量标志程功成均监赤赐炽酿抽简禄马酢浆草雕辇东下囤户二胡风散官臣观梅贵出鬼头魔眼过听行己有耻合格黑活回旋虎尾嘉庸缉捕棘箭金柅禁囿窘厄踡曲开衿轮转椅绿草如茵明晖命途多舛狞雨牌价偏纪凭风扑罚迁祔煔煔奇利启求虬户泉门日积月累手夹疏理素浐绥芬河市踏踧万人敌文剪公武冲心粗气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