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绌臣的意思、绌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绌臣的解释

贬逐之臣。絀,通“ 黜 ”。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无 仲尼 ,则 西山 饿夫与东国之絀臣,恶乎闻?” 李轨 注:“饿夫, 夷 齐 ;絀臣, 柳下惠 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绌臣”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构词法与历史语境分析。从词义构成来看,“绌”通“黜”,意为贬退、不足,《说文解字》释为“绌,贬下也”(来源:许慎《说文解字》);“臣”指臣子、官吏。二字连用可指代“被贬退的臣子”或“才能不足的官员”,常见于古代文献中描述官员任免的语境。

在具体使用中,该词可追溯至《荀子·儒效》中“绌德而任力”的引申义,指因德行或能力不足而被罢黜的臣属(来源:王先谦《荀子集解》)。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强调“绌”与“黜”的互通性,佐证其“降级罢免”的核心语义(来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现代权威辞书如《汉语大词典》将其列为条目,释义为“被贬退的臣子”,例句引《新唐书·裴度传》“绌臣议,专以兵属中人”,展现其在历史叙事中的实际应用(来源:罗竹风《汉语大词典》)。该词的语义特征体现了古代官僚制度中对官员考绩与任免的严谨标准。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汉典的解释,“绌”读作chù,主要有两层含义:

  1. 不足、不够,如“相形见绌”“左支右绌”等用法;
  2. 通“黜”,意为罢免、革除官职。

“绌臣”一词中的“绌”取第二层含义,即“黜”的假借义,因此“绌臣”指被贬斥或罢免的臣子。该词属于古汉语用法,现代汉语中较少见,更多以“黜臣”或“罢黜之臣”表达类似含义。

若您是在文献中遇到此词,建议结合上下文进一步确认具体语境中的引申义。

别人正在浏览...

阿家阿翁昂然而入百官图镔刀不弟卜洛长拳出苗春荣辞宠慈色洞照都布拊视高压釜葛仙米构巢骇扰鹤发松姿寰宇花朝月夜浑雅绛河捷猎结契解寤九纪酒所九州四海控守猎沙历日旷久六神无主流酥柳条箱米家船弥勒榻弥流愍爱囊衣泥马讴吟旁皇偏疼泼毛团普通谦默茕茕孑立求灶头不如求灶尾商阳身不遇时省觉轼闾寿旦随机信号桃子替夷蜗窄吴根越角鲜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