襃恤的意思、襃恤的详细解释
襃恤的解释
亦作“裒卹”。亦作“褒卹”。褒奖抚恤。 宋 苏轼 《皇兄令夬赠博州防御使博平侯制》:“爵齿之贵,并隆於朝廷;死丧之威,莫先於兄弟。礼有裒卹,义兼哀荣。” 金 王若虚 《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褒卹有命,纪述有章,以播其芳,以扬其光。” 元 揭傒斯 《诸王忽都答儿追封云安王谥忠武制》:“粤有忠烈之臣,乃在伯叔之籍,爰申褒卹,以慰死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京职·马从谦》:“及 穆宗 登极,凡先朝忠諫得罪者,悉荷襃卹。”
亦作“褒恤”。褒奖抚恤。《明史·何遵传》:“今幸圣皇御极,褒恤忠良,诸给事、御史更何颜復立清明之朝。” 郭沫若 《南冠草》第五幕:“先皇帝震悼褒恤,感动华夷,这样的忠臣烈士实在是古今罕有。”
词语分解
- 襃的解释 襃 ā 同“褒”。 笔画数:; 部首:衣; 笔顺编号:
- 恤的解释 恤 ù 对别人表同情,怜悯:恤刑(施刑慎重,不严刑以逼供)。体恤。 救济:恤金。抚恤。 忧虑:恤恤(忧虑的样子)。 笔画数:; 部首:忄;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襃恤”是“褒恤”的异体写法,由“褒(襃)”和“恤”两个语素构成,具体解释如下:
1. 字义解析
- 褒(襃):读作bāo,本义为赞扬、嘉奖,如“褒奖”“褒扬”。
- 恤:读作xù,指同情、怜悯,也指物质救济,如“体恤”“恤金”。
2. 组合含义
两字连用表示嘉奖与抚慰并行的行为,多用于古代语境,指上位者通过表彰和物质补偿关怀臣民。例如:
- 对忠臣遗属的抚恤加封;
- 对灾民既施恩救济又给予精神褒扬。
3. 文献用例
该词多见于古籍,如《隋唐演义》提到“无恤赠之典”,若结合“褒”则更强调嘉奖性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常见于历史研究或文言文相关场景。
提示:如需具体古籍例句或历史事件中的用法,可进一步提供语境以便补充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襃恤》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襃恤(bāoxù)是一个中文词汇,意为同情和关爱他人的不幸遭遇或困境。它代表了人们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关心和关怀。
拆分部首和笔画:
襃(襃部:衣)是由襾和旁组成,总共有13个笔画;
恤(恤部:心)是由忄和旁组成,总共有10个笔画。
来源:
《襃恤》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论语·卫灵公》一篇,里面有一句话“襃恤辕下”,意为同情怜悯牛辕下的人。后来,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成为表示关爱和同情的普遍用语。
繁体:
《襃恤》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襃憲」。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写法中,襃和恤的部首有一些变化。比如,襃的旧字形中有个辰字旁,而恤的旧字形中有个忄字旁。
例句:
1. 我们应该襃恤那些遭受困境的人们。
2. 他是一个善良的人,经常襃恤他人的痛苦。
3. 这个慈善机构致力于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襃恤。
组词:
襃恤人心、襃恤无辜、襃恤悲苦
近义词:
同情、关爱、怜悯
反义词:
无情、冷漠、无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