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黄麻紫泥的意思、黄麻紫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黄麻紫泥的解释

皇帝的文告,用黄麻纸书写,用紫泥封缄,故称。 明 邵璨 《香囊记·褒封》:“圣明朝褒功尚贤,黄麻紫泥丹凤传,仙槎使节来九天。”亦称“ 黄麻紫书 ”。 清 钱谦益 《福建道监察御史赠通议大夫太仆寺卿谥忠毅李公墓志铭》:“黄麻紫书,照耀夜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黄麻紫泥"是中国古代对朝廷重要文书的雅称,特指以黄麻纸书写、用紫泥封缄并加盖皇帝玺印的诏书或敕令。该词承载着深厚的政治文化内涵,具体释义如下:


一、词语本义解析

  1. 黄麻

    指书写诏书的专用纸张。汉代以降,朝廷重要文书采用以黄檗汁染制而成的麻纸,其色淡黄,可防虫蛀,彰显皇家威仪。《独断》载:“帝之下书有四:一曰策书……皆以尺一木两行,唯此为异也。”此“尺一”文书即多用黄麻纸书写。

  2. 紫泥

    指封存诏书的紫红色印泥。皇帝玺印以紫泥为封,取其尊贵之意。《汉旧仪》称:“皇帝六玺,皆以武都紫泥封。”甘肃武都紫泥因质地细腻、色泽庄重,成为御用印泥原料。

  3. 整体象征

    “黄麻紫泥”合称,代指由中书省起草、皇帝签发的最高级别诏敕,如唐代任免将相的“制书”。《新唐书·百官志》载:“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七曰敕牒。皆宣署申覆而施行焉。”此类文书均需严格遵循黄麻紫泥之制。


二、历史制度渊源


三、文学意象与影响

该词常见于古代诗文,喻指皇权恩泽或仕途荣显:

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

“欲乞朝廷除一外郡……庶免黄麻紫泥之谤。”

此处借诏书之重,暗喻朝堂是非。

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

“九重天上声名重,紫泥封已传丹凤。”

以“紫泥封”象征科举功名。


参考文献

  1. 古籍文献

    • 蔡邕《独断·卷上》(中华书局点校本)
    • 卫宏《汉旧仪·卷上》(《四部丛刊》影印本)
    • 杜佑《通典·职官三》(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2. 现代工具书

    • 《汉语大词典》"黄麻紫泥"词条(上海辞书出版社)
    • 《辞源(修订本)》"紫泥"释义(商务印书馆)在线版
  3. 实物考据

    • 《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出版社1974年)
    • 王睿《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齐鲁书社2018年)第四章第三节

此释义综合文献考据、典章制度与文学用例,完整呈现"黄麻紫泥"作为政治符号与文化意象的双重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黄麻紫泥”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主要用于描述皇帝发布的正式文告。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指皇帝的诏书或官方文书,因使用黄麻纸书写、紫泥封缄而得名。黄麻纸是古代一种质地坚韧的纸张,紫泥则是封存重要文件时用的紫色印泥,象征皇权尊贵。

  2. 出处与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明代戏曲家邵璨的《香囊记·褒封》:“圣明朝褒功尚贤,黄麻紫泥丹凤传,仙槎使节来九天。”。其结构为并列式四字成语,多用于书面语,属中性色彩。

  3. 文化背景
    黄麻纸和紫泥在唐代已用于重要文书,如任命宰相的“黄麻宣诏”传统。这种组合体现了古代文书制度的庄重性与等级规范。

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香囊记》或唐代典章制度相关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白首相庄刨刀宝瓮边符标新避世啵噜廛市崇邃当康佃客法源丰崇干流高赀共居公券供膳钩车观测孤贞含文恒训鹤焰鸿纷货儿胡祆解绂积劳酒舍均一乐局领外蹗蹗录影机埋冤梅丸鸣犊明懋籋子南面官排钟沛濊评脉箧箧青城山热岛三一律山叫世弟豕豞使羊将狼顺义肃覆探春推士五供嚣呼孝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