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禄赐的意思、禄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禄赐的解释

禄赏。《汉书·贡禹传》:“禄赐愈多,家日以益富,身日以益尊。”《三国志·魏志·华歆传》:“ 歆 素清贫,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隋书·食货志》:“由是内外率职,府帑充实,百官禄赐及赏功臣,皆出於丰厚焉。”《新唐书·百官志一》:“吏部郎中,掌文官阶品、朝集、禄赐,给其告身。” 宋 欧阳修 《亳州乞致仕第四表》:“再念臣早从壮岁,粗学文辞,久冒荣阶,常丰禄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禄赐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由“禄”与“赐”两个语素构成。《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君主或朝廷给予臣子的俸禄与赏赐”,具体包含以下内涵:

一、词义解析

  1. 禄:本义指古代官员的固定俸禄。《说文解字》载:“禄,福也。从示,录声”,原指上天赐予的福分,后特指官吏薪俸,如《周礼》所载“以八柄驭群臣,六曰禄以驭其富”。
  2. 赐:指君主对臣下的额外赏赐,如金银、布帛等。《古代汉语词典》注:“赐,予也,谓上予下曰赐”,具有恩惠性与非固定性特征。

二、历史语境中的使用 “禄赐”常出现于古代政治制度文献,例如《汉书·食货志》载“禄赐田宅以显有功”,指通过俸禄与实物赏赐彰显官员功绩。该词体现了中国古代“以禄养廉”的治理思想,如《唐六典》规定官员“禄赐有差,以定品秩”。

三、文化内涵延伸 在儒家典籍中,“禄赐”被赋予道德意义。《礼记·王制》强调“禄足以代其耕,赐不逾时”,主张俸禄需保障官员生活,赏赐须符合礼制,以维持社会等级秩序。司马光《资治通鉴》亦评“禄赐过厚则生骄,过薄则失礼”,反映古代对禄赐平衡的重视。

(注:本文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说文解字注》《周礼正义》等典籍,因古籍文献无网络公开链接,故未标注具体网址。)

网络扩展解释

“禄赐”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语境,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构成与含义

由“禄”和“赐”组合而成:

组合后表示官员既享有常规俸禄,又获得君主额外赏赐,强调双重待遇的叠加。


二、历史文献例证

  1. 经济地位象征
    《汉书·贡禹传》提到“禄赐愈多,家日以益富”,说明禄赐直接影响官员家族财富积累。
  2. 清廉官员的典型
    《三国志》记载华歆“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反映部分官员将所得分赠他人,体现其清贫品格。
  3. 国家财政关联
    《隋书·食货志》称百官禄赐“皆出于丰厚”,表明禄赐制度与国库状况密切相关。

三、使用场景演变

需要查看更多历史典籍例证,可参考《汉书》《三国志》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禀帖蚕人廛廓彻案斥女出生单丝不成线祷祀大小阮禘乐笃向阨陋鹅掌风凡固奉元历攻其无备遘纷憨顽滈汗豪戚皓首苍颜娇柔九卿相卷心菜军歌君迁峻言控鲤劳劳憀憀躐等隆隆马迟枚疾煤炸墨诏目下十行拈斤播两捏两把汗拟迹片言只字蕲簟劝厉髯奴三年之艾善死者不阵筲斗筮地受赏缩头缩脑他们探花挑心缇校通帛徒裎脱大骛鼓无所事事仙酝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