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共辔的意思、共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共辔的解释

共同执辔。谓一起驾御。《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夫以 王良 、 造父 之巧,共轡而御不能使马,人主安能与其臣共权以为治?” 明 徐渭 《诣五泄驴上口占寄骆怀远》诗:“何由共轡苍苔上,指与诸峰一一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共辔(gòng pèi)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由“共”与“辔”二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共同执掌马缰绳,引申为协同驾驭、合力前行的意象。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分项解析:


一、字义分解

    • 本义为“共同、一起”。《说文解字》:“共,同也。”强调协作与共享。
    • 例:《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 指驾驭马匹的缰绳。《说文解字》:“辔,马辔也。”
    • 例:《诗经·秦风·小戎》:“四牡孔阜,六辔在手。”

二、合成词释义

共辔的字面意义为多人共同执掌同一组缰绳,需高度默契配合方可驾驭车马。其深层引申义包括:

  1. 协作掌控:象征多人合力主导同一事务,如团队共治、联合执政。

    例:《后汉书·窦融传》:“与五郡太守共辔而驰”,喻指联合治理河西。

  2. 目标一致:强调行动者方向统一,如志同道合者共赴使命。

    例:古诗词“并驾齐驱,共辔同途”,喻志趣相投者并肩前行。


三、文化意象

  1. 政治隐喻

    古代文献常以“共辔”喻指君臣或盟友协同治国。如《三国志》注引“贤良共辔,天下归心”,形容能臣辅佐明君。

  2. 哲学象征

    儒家思想中,“共辔”暗含和谐共济的伦理观。《礼记·礼运》主张“天下为公”,与“共辔”的协作精神相通。


四、现代使用

当代语境中,“共辔”多用于文学修辞或学术论述,如: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典(www.zdic.net) - 《说文解字》释义
  2.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 - 《后汉书》原文检索
  3. 中华经典古籍库(www.gj.whu.edu.cn) - 《礼记》注疏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

“共辔”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 基本解释
    指“共同执辔”,即一起握住驾驭牲口的缰绳,引申为共同驾驭车马或协作完成某项任务。这一动作在古代常用来比喻合作、配合的关系,例如共同管理事务或协调行动。

  2. 词义解析

    • 辔(pèi):本义是驾驭马匹的缰绳和嚼子,后泛指控制牲口的工具。
    • 共辔:字面强调“共同”执掌缰绳,暗含协同、分工之意,常见于描述古代驾车场景或引申为抽象的合作关系。
  3. 出处与语境
    该词最早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原文通过驾车比喻治国之道,暗示不同角色需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有效管理。例如,若驭者与助手配合不当,可能导致“马奔逃而车毁坏”。

  4. 现代应用
    如今,“共辔”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可类比团队协作、共担责任的场景,如“共辔前行”形容携手共进。但因属于古语,日常使用频率较低。

若需更深入的文献例证,可参考《韩非子》相关篇章或古代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八面玲珑豹舄薄葬並用不储价参署鲳鯸馋魂成全成准春讯大公代纪当鑪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调门儿冬虫夏草碓坊防不胜防丰豫高昂钩针光施豪梗贱服积葛絶育拘辖刻不容松克承珂珬口论揽辔才谅节量授连拒乱扎扎芦席麦穗两岐门板年谷不登鹏举黔丑讫功骐騄晒场杀伤视力石枕四合院送心填卫头匹往诰望苴惟利是趋尾翼五贼献疑小黄门